宝书网

158.正文完

1个月前 作者:大船小舟

一个老头闭着眼坐在老旧的躺椅上,静静的听着收音机。也不知道收音机里唱得什么曲调,咿咿呀呀的,听不分明。

“李先生好。”宋时雨恭敬的喊。

“李先生好。”宋时炎跟着喊,嗓音嫩嫩的,语气却学了个十成十。

老头睁开眼,清瘦的脸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眼神倒是温和的,“来了。”

宋时雨点点头。

跟屁虫也大大的点头,还附上一句:“来了呀。”

李老头伸出粗粝干瘪的手摸摸小四的脑袋,算是赞赏过了,小四也很给面子的挺挺胸脯,表示我接受了你的赞赏。

接着就见李老头慢悠悠的站起来,走进身后敞开着的铺子。

宋时雨看了眼挂在门口墙上的旧自行车胎,不是前几天那个了,是给人换走了吧。

因为没有窗,铺子里有些暗,李老头一进去就打开了电灯,昏暗的屋子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间不大的修理铺,两面墙上都打了高高的架子,上面零零杂杂的摆着各种零件,正对面通向后院,用一道薄薄的带补丁的旧帘子隔着,作用聊胜于无。

正中间的位置放了张看不出颜色八仙桌,从镂空的花格纹饰上隐隐能看出原来的华丽,可再华丽,现在也只是一张修理桌。

宋时雨就站在桌子旁边,恭敬又肃然。

李老头双双抱着一个木匣子轻轻放在了桌子上,别看他一副粗人的样子,手上的动作简直灵巧得不像话,转眼间一把螺丝刀就卸下了匣子背面的隔板。

里面,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神秘而美丽。

“又修收音机?”小四从兜里摸出一颗奶糖塞进嘴里,咕咕囔囔是说不清亮,但这并不妨碍他表示自己的小见识。

庄严肃穆的气氛砰的一下子泄了个干净。

这就是在修收音机,在宋时雨面前修的第五个收音机,小四都见了五遍了,不怪他一语道破真言。

“带着你的蜻蜓出去吃糖。”宋时雨恼羞成怒,板着脸把破坏气氛的家伙撵出去。

别看李老头一个人开着这么一个小小的修理铺,其实他还真不是个体经营,是他们五金厂分拨出来的一个站点儿,李老头可是正儿八经的厂里技术老员工。

他们这个城不大,可自行车不少,车一多出问题的自然也就多了,一些小毛病大家自己摆弄摆弄就能解决,可更多是还得有专业人员来修理,毕竟这就是家里的大件儿,摆弄坏了得心疼死。

可是七几年那会儿谁敢自己抻摊子干,养只鸡都得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可车还是得修啊,五金厂就出了这么个点儿,为广大人民服务,至于为啥让技术最好的李师傅来那就不知道了。

粮店在小城最中心的十字街的东面最尾巴上,这十字街一溜的都是国营单位,前面是国营饭店,国营旅社,百货商店,新华书店;对面是副食品店、肉店、蔬菜店、理发店,个个上面都挂在国营的牌子,不光牌子硬,营业员都牛气得很。

再说这粮店,因为粮店要储存粮食,占地大,街尾很大一块都划到了粮店里,店面不是很大,里面仓库据说大极了。

顾卫峰来的真不算晚,可粮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他直接排在队尾等着粮店开门。

人越来越多,长龙没一会儿就排到了很远的地方,大家都拿着几个面口袋,大的装粗粮,小的装白面,还有小米之类的杂粮也要另找口袋装。

顾卫峰这次买的简单,就是白面和玉米面,也没拿那么多的口袋,一大一小完事。

粮店开门了,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人们仰着脖子看着前面,巴望着能快点儿轮到自己,不少人家都等着米下锅呢。

没等太长时间就轮到了顾卫峰,他把粮本粮票和数好的钱都整齐的码放在柜台上,和所有人一样巴巴的等着营业员给秤粮食。

“诶?不对呀,这粮本明明是一个人的口粮怎么能出这么多?人家一口人的口粮是23斤,你这个怎么多出来十斤,这不对!”一个新来的戴眼镜的小青年咋咋呼呼的说。

“去去去,把你家大人叫来,这粮本弄错了。”

“没错,以前就这么领。”顾卫峰耿直的说。

“那就是以前错了,有我黄爱国在,绝对不允许这种错误发生!”小眼镜说得斩钉截铁,好像逮住了社会主义蛀虫,正气十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