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156.逆转

1个月前 作者:大船小舟

“问题大了,有人说你这是走差道,挖社会主义墙角。”齐正民皱眉。

“什么叫挖社会主义墙角?”宋时雨背着双手仰着头,脸上完全不是孩子该有的表情:“我一没有剥削劳动人民,二没有扰乱市场价格,三没有雇佣工人,不仅没有办坏事,还个大家生活带来了方便,您看大家多喜欢我的节约领啊。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是我做坏事,谁还会买我的东西?总之,我就正正当当挣零花钱,是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齐正民眼里的惊奇一闪而过,这孩子逻辑那个清楚,哪里像个孩子话,还知道列举个一二三,果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不一样。

他板着脸对身边的人说:“你们也说说,把证据拿出来。”

他们哪里有什么证据,就这么一封检举信,可让他们就这么罢手也不可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他们书记去年冬天刚调过来,雷霆手段未出,这些人还一副过去的样子,“你都让他们签字按红手印了,还说不是雇佣?”

“你说那个啊,我拿来给你们看。”说着就往屋里去。

那男人怕他做鬼,也一起跟上,就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就往外走。

他抽出叠的整整齐齐的纸张递过去:“叔叔你看,就是这个。”

这明明就是维护市场秩序书!

齐正民真是服了这个孩子,这主意也想得出来,他都好奇这家里是怎么教的孩子。

其他人看了更是无话可说,这就是维护市场一二三,跟雇佣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群人无功而返,反倒是宋时雨得了书记好一阵夸奖,还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到市委大院来找他。

齐正民回去后借此机会使雷霆手段大肆整了顿一番市委班子,敲打的敲打,降级的降级,还有一个不像话的干脆一撸到底,完全不给他们反应机会。这帮老油条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才明白书记先前不动不是人面,人家是在等待机会一网打尽。当然这都是后话。

等顾卫峰回来已经烟消云散什么事都没有了,他郁闷的要命,应该他出头的,怎么能让小三儿顶前面?太不该了。

“下次一定要去找我,这种事你别出面,他们会欺负你。”顾卫峰郑重其事的对宋小三交代。

“事还没完,有人这么找我们麻烦,你甘心?”宋时雨可不是好性子,被人坑了一把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不找回场子他就不姓宋!

“你说怎么办吧。”顾卫峰脸黑得能滴出水来,这已经不是气不气的问题。要不是这位书记摆明了支持他们做买卖,就这一个走资本主义老路就能把他们两个都送进班房,啥时候能出来都说不定!这根本就是把他们往死里逼,就是小三不说他也不能善罢甘休。

“政府的人我们动不了,那就先把污蔑我们的家伙找出来,杀鸡儆猴。”宋时雨发狠的说:“那个人我知道,就是过年写对联的人,只要是我见过的字,没有认不出来的!”

“行,这事我去办,你不用为这么个玩意儿烦心,保证让你满意。”一向好好先生的顾卫峰沉沉的说。

一直在旁边的李老头插话:“别做傻事,你们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为个小人不值当。”

“您放心,我们都是好孩子。”宋时雨笑笑。

不过这完全难不倒他,一副对联从旁边商店里借了张桌子出来,还讨了半碗清水磨墨用。

铺纸、磨墨、宋时雨不紧不慢的一串动作引来了路上的人看热闹。

“小孩儿,你这是要干啥?”一个大叔笑着问。

“换糖!”小四抢着说。

“呦,对面的,抢生意的来啦。”看热闹不闲事大的嚷嚷。

对面男人笑笑,完全是笑话孩子胡闹,满不在乎的说:“请便。”

“小孩儿,赶紧露一手,跟他比比。”有人开始起哄。

宋时雨根本不理他们,慢慢的抬手执笔,当他拿起笔的那一瞬间,身上的气质陡然一变。

看热闹的人突然间就不说话了,也说不上是怎么了,就是觉得气氛突然一凝,说话的欲望被压了下去。

当他一幅字写完,众人才深深的吐了口气出来,好家伙,半天他们都屏着气呢。

不懂的人看着觉得那字写得是好看,可好在哪他们也说不上来,比起对面可半点不弱。有那么一两个知道点儿的再仔细一看字,就觉得隐隐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要不是他人小力薄,怕是那压人是气势会更强大。

“好字。”人们纷纷开口,管他懂不懂,好看就行。

当场就有人要换,“小朋友,你这字几个糖换?”

“一毛钱一副。”宋时雨说。

“啥?这么贵?”问价的都吓住了,要知道一斤白面才一毛二分钱,这一副对联就一毛,这也太贵了。

“就是就是,对面给点儿东西就换,可比你这个实在多了。”

“我用的墨的上等松烟墨,味道清香;我用的纸是最好的红纸,比平常对联大;最根本的是我的字好,值这个价。”宋时雨叭叭说完就不再理他们,接着写自己的字。写一幅就夹在扯好的绳子上,没多长时间就夹了一大片,看着很是壮观。

可惜看得多,一个买的都没有。

宋时雨慢条斯理的写字晾字,气定神闲的模样让人看起来好像是胸有成竹。

可宋小四能活活急死,都顾不上冷了,一会儿挠头一会儿转圈儿,眼睛在周围的人身上转来转去,越等越急,最后直接对一个在摊子上逗留很长时间的男人开口:“叔叔,你不买吗?”话说的委屈巴巴的。

没等男人吭声,宋小三头也不抬的招呼:“小四,磨墨。”

宋时炎条件反射拿起墨条就磨墨,动作娴熟,一看就是常干的。可他磨墨也磨得不安生,不停的往人群看,希望能找到一个愿意买他们字的人。

对面已经换了好些东西,他们还什么都没有……

“静心。”宋时雨又说。

宋小四只好收回羡慕的眼神,老老实实的磨墨。

两个不大的孩子穿着棉袄带着狗皮帽子,一个写字一个磨墨,在这熙熙攘攘热闹得很的十字街硬是弄出了书香四溢的文静气息,好像那些都不过的背景板,跟他们无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