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74章 拜堂成亲

1个月前 作者:井上一醉

杨平的新娘唐青青就是在唐家村的,所以杨平迎亲也就是从村北到村南那边迎亲而已。

与现代婚礼和西式婚礼不同,古代婚礼有着其特定的流程。

具体来说,古代婚礼要从提亲说起。经过体力、说媒、定亲的环节之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婚礼环节:抬轿——跨火盆和射箭——拜堂和交杯酒——同心结发和谢媒等等。

虽然在现代社会看起来,古代婚礼的流程有些复杂、繁琐,但是流程的每一环节都代表了对新人的祝福,预示他们有好的未来,和美的生活。

古式婚礼经过六礼。旧时结婚仪礼,要从古代六礼中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演变而来。

首先要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帖压于灶君神像前敬茶杯底,以测神意。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米糠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古代有人迷信所谓的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入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其次是定亲,定亲前议亲,以前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一般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食品,个数“六十四”,即包头六十四对、油包六十四只、麻兵六十四只等,尚有老酒二石至八石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称。

定亲后,南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家。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规律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女方送“回帖”认可,俗称“文定”。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

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或是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送嫁礼多为绣花和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意。

古时有媒人首次进门不能喝茶的习俗,谓“媒不饮茶”,说喝茶后要冲淡婚事。又称媒人为“媒百橱”,媒成能吃上“百餐”,要酬以“谢媒酒”,但婚后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媒人有调解责任。

最后是成亲。

请吃酒。迎亲的日子叫“好日”。俗谚“请吃酒,挜拜生”,好日钱新郎拿着红纸“知单”请长辈亲友吃喜酒,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些个“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好日前三五天,南方送女方“轿前担”,一般为鹅两只、肉一方、鱼两尾等。

看嫁资。男方去女方家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妆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上红色彩线,衣服等熏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子,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二十四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位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享先。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贳器店贳得花轿和婚礼器物,挂灯结彩,以上等筵席款待贺客,称“细便饭”。好日五更时辰,男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前供祭“天地君师亲”,俗称“享先”。早餐兴吃“享先汤果”。

坐花轿。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帔,并坐花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坐花轿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家迎亲,以喜娘为使者,持名帖前往。

开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待塞入红包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上轿。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囡啊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等,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其二,“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拜堂。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新娘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是时,新郎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请(找)回,站左侧。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乐起)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事先念熟,不可读错)。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其间,新郎、新娘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习俗,谓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致闹出边拜边踢垫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话。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新郎稍坐即出,新娘换妆,客人吃“换妆汤果”。而后,新郎、新娘行“拜见礼”,论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称“见大小”。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公婆可不掏红包,谓“媳妇自家人”。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新娘亦给“见面钱”。之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

贺郎酒。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席间,新娘在上热菜(换汤)时,喜娘喊:新娘子换汤(换妆)作揖啦!宴后,喜家请有福有德的座客两人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饮”礼,每进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相互交换下酒杯。主贺者须边唱贺郎词,戏谑、祥和兼有,诸如:第一杯酒贺新郎,有啥闲话被里讲,恐怕人家要听房。第二杯酒贺新郎,房里事体暗商量,谨防别人要来张(看)。第三杯酒贺新郎,祝愿夫妻同到老,早生贵子状元郎。

是夜,有吵新房习俗,谚云:“三日无大小”。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吵房时先逗新娘开口,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闹至午夜始散。新郎随出送客,喜娘始铺被褥,新娘即赏以红包,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待增加后才出。新娘关房门,新人共吃“床头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上床。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脚,夜里撬门跳窗进新房挪走新郎衣裳,吵房成功,新人要罚出糖果、香烟钱。

成亲后。

回门。成亲次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是日,男方备轿请阿舅,阿舅受茶点三道后,退至阿妹新房歇息。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会亲酒”,忌用毛蟹(娘舅谑称毛蟹)。宴后,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随轿送“望娘盘”一担。岳父母家宴请“生头女婿”,忌用冰糖甲鱼。宴毕返回,新娘一出轿门,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新房门,架成“仙桥”,要新郎搀扶新娘从“桥上”过,客人欢笑催促,若步履稳健,则在新房门前“桥头”凳上再叠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新娘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鲤鱼跳龙门”。第三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娘下厨,煮糖面分赠四邻。

满月盘。新婚弥月,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谓“满月盘”。又送礼券若干,金额不等,供婿家酬谢襄办婚事人员,俗谓“花笑票”。

当然,古代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而杨平家的婚礼,虽然也没有八抬大轿以及那么多的规矩。可是,提亲、说媒、六礼、看嫁妆等等的流程全都过了一遍,也找了全福人和压床小儇,然后就是迎亲了。

杨平当然是没有八抬大轿的,可是四抬小轿还是从贳器店贳得了一顶,抬轿的人当然是唐家村和杨平关系好的年轻人,也有杨平家的亲戚兄弟之类的。

龙墨千也跟着作为抬轿四人中的一员,古代的伴郎可是那位压床小儇,所以作为杨平的好友发小的龙墨千当然不可能跟现代婚礼中的伴郎一样。于是,龙墨千只能成为抬轿人中的一员了。

唐浅裳当然是没有跟着人家去迎亲的,她是作为新郎这边的宾客上门吃喜酒的,唐浅裳带着自家便宜爹还有弟弟妹妹上门,送了一份厚礼,然后跟自家人坐在一边等着新郎迎亲回来了。

“青云秀才,唐唐啊,你们都来啦?”杨平的母亲陈氏看见唐青云一家之后非常的高兴,自家儿子成亲竟然有为秀才公上门吃喜酒,这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虽然说唐青云因为腿受伤的缘故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跟科举没有任何关系了,可是人家的腿不是好了吗?全唐家村的人都知道了唐青云的腿痊愈,再过不久就可以站起来的消息了。所以,全村人都对唐青云的态度一变再变,就是希望唐青云不要记恨他们当初的落井下石。

更何况唐青云现在还是唐家村私塾的夫子,还要教导自家的孩子学问,唐家村的村民当然更加的不能得罪唐青云了。于是,唐青云现在的地位船高水涨,唐家村的村民对他更加的尊敬了。而这一份尊敬里面还带着因为唐浅裳弄出来的大阵仗,唐家村的人都在唐浅裳的手底下讨生活,他们更加的对唐青云尊敬了。

“恭喜嫂子大喜啊,平小子也成亲了,嫂子也放下心中的大石了,等着明年抱孙子了。”唐青云一张俊雅的脸上带着优雅温和的微笑,那种君子如玉、儒雅出尘的感觉简直比席之墨那个外表长得谪仙出尘的家伙更甚。

“同喜同喜,借青云秀才您的吉言啊,嫂子就等着明年抱孙子了。”杨陈氏一听唐青云的话,高兴了嘴都咧开了,心中非常的高兴。他们家作为外开户,虽然在唐家村也好几年了,唐氏宗族虽然没有排斥他们,但是也没有唐氏的人过得舒心。现在有唐青云的亲近,他们家以后在唐家村肯定会更加的好过的。

杨陈氏招呼了唐青云好一会儿之后,实在是太忙了,就让唐青云他们自便,她转身又投入各种的忙碌之中了。儿子成亲,作为母亲的杨陈氏也是很忙碌的。

“小泽,果儿,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杨大哥迎亲?”唐浅裳陪着自家父亲无聊,看到唐寇也带着自己母亲和儿子进了杨家门之后,赶紧低头问问自家弟弟妹妹道。

“好啊好啊,我要看新娘子,看花轿。”唐果儿高兴道。

“弟随长姐决定。”唐允泽也严肃地说道。

“啧啧啧,小泽你总是这么眼熟,太早熟了不好,小孩子还是要有小孩子的活泼的。”唐浅裳听了自家弟弟的话之后,忍不住在他的脸上捏了捏,被她这段时间各种好吃的肉各种糕点养出来的脸上长不少肉,婴儿肥更重了,捏起来手感特别的好。

“好了,咱们走吧,去看新娘子。”唐浅裳站起来跟自家父亲说一声,让他跟唐寇坐一起,她带着弟弟妹妹去看新娘子坐花轿了。

“今日肯定热闹,你看好弟弟妹妹,不要让他们摔了。”唐青云没有拦着唐浅裳,而是认真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就招呼唐寇坐下,和唐寇以及唐寇的母亲唐氏说起话了。

唐浅裳保证自己会保护好自家弟弟妹妹,带着唐允泽唐果儿以及唐轩出门了,他们要去看看新郎迎亲,看看新娘子坐花轿。

唐浅裳这具身体力气大,于是她背起自家弟弟唐允泽,一手一个唐果儿唐轩,快速的奔向村南那边新娘子唐青青家,花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村南,刚好这边新郎迎亲还没有完成。

杨平就是个平凡的猎户,虽然小时候也曾经学过几年字,但是让他做学问是绝对不行的,再加上平民百姓家的迎亲也不需要催妆诗,于是杨平就这个简单的发发红包,被自家的大舅子小舅子各种刁难。

杨平的小舅子大舅子可不少,唐青青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她的哥哥有三个,弟弟有两个,作为中间的女儿因为是唯一的也非常的受喜爱。再加上兄弟们的疼爱,唐青青从小还真的没受过什么苦。

现在从小被疼爱的妹妹/姐姐要出嫁了,妹控/姐控的唐家五个兄弟可是使劲儿的折腾杨平,反正拜堂的吉时还远着呢,新娘子出门的吉时也还有,唐家无兄弟以及堂兄弟们可劲儿的折腾杨平,非要把自家妹/姐姐嫁人的郁气给发泄出来不可。

唐浅裳带着自家弟弟妹妹们赶到了唐青青家的时候,杨平正被唐家兄弟花样百出的折腾呢,唐浅裳让自家弟弟妹妹找个位置站好,看到旁边的龙墨千之后凑上去,让他代为照顾自家弟弟妹妹,她这是拎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拿出来的一个上等木材做的匣子进了新娘子的闺房。

“唐唐?”看到推门进来的唐浅裳,新娘子和喜娘以及新娘子的母亲等留在新娘子闺房的人全都愣住了,都在奇怪唐浅裳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唐浅裳看着唐青青脸上那层白粉,以及一双脸颊上面的画着的腮红简直跟猴屁股一样,口红也是非常的诡异,让唐浅裳看着就好像是看到了现代看电视上面东瀛艺妓的妆容的感觉,简直吓死人了好吗?

唐浅裳身形快速地点了唐青青的穴道,又把闺房里面所有人也都点穴让她们不能行动,然后把唐青青脸上的那恐怖的妆容给卸了下来。唐青青瞪大眼睛,感觉到自己正在被卸妆,对唐浅裳的行为恨透了啊。

今天是她的好日子,唐浅裳这是要干什么啊?唐青青差点都要气哭了啊。

可是唐浅裳的行动力却很快,给唐青青卸了那个恐怖的艺妓妆容之后,找一块干净的红布把唐青青的脸给擦干净。打开自己带来的匣子,拿出护肤药水,轻轻拍在唐青青的脸上,然后上粉底,画眉、画眼线、画眼影、夹睫毛、化腮红、画口红,步骤一步步地来。

虽然说唐浅裳一向都是素面朝天,可是女人嘛,对化妆技能都是无师自通的,更何况唐浅裳偶尔的要参加正经的宴会的时候都是要化妆的,所以她的化妆技术还是很好的。

唐浅裳的这些化妆品都是自家自己做的,都是纯天然材料不伤肤且最开始的那种护肤药水还有护肤作用的,所以唐浅裳虽然不喜欢化妆,但是正经场合还是会化妆的。

唐浅裳花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把唐青青的妆容给画好,她话的是裸妆,那种脂粉味不重但是却能够完美的把脸型、脸上的优点全都显示出来的妆容。

于是,当唐浅裳化好妆把工具化妆品全都收进了匣子里面后,解开唐青青的穴道掰着她的脸让她对准铜镜看看自己的妆容,也解开了其他人的穴道。

“怎么样?这样的妆容是不是更好看?刚才那个妆容,简直跟鬼一样好吗?你们确定刚才那个妆容,晚上的时候黑灯瞎火的,新浪看见了不会被吓到?”唐浅裳双手环胸地靠在一旁的柜子上,扬着下巴骄傲道。

“真是……真是太美了……青青,娘从来都不知道你竟然这么美。”唐青青的母亲看着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的女儿,柳眉浓黑,眼睛大而亮,脸上的妆容很淡,但是看着却非常的漂亮的模样,真的是让唐青青的母亲大开眼界。

“真的……好看吗?”唐青青怀疑道。她就怕自己的妆容毁了自己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婚礼,就怕唐浅裳乱折腾让自己的婚礼变成遗憾。现在听见母亲说自己很好看,唐青青怀疑了。

“好看,真的好看。”唐青青的亲朋们全都点头,“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谁家姑娘跟你一样这么漂亮呢。”

“新娘子嘛,就应该是天下第一的美人啊。因为每一个姑娘,在成亲成为新娘子的那天,都是世上第一无二的美人。”唐浅裳笑眯眯的说道。

“对对对,我家青青今天就是世上最美的美人。”唐青青的母亲赞同地说道,激动、以及对出嫁的女儿的不舍,让唐青青的母亲眼眶都红了。

“娘……”唐青青也有些难受,拉住自家母亲的手,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

“青青,我来接你了。”

就在唐青青和她母亲执手相望,无语凝咽的时候,门外传来杨平的声音,打断的母女俩的深情对望。

唐浅裳看着被吓了一跳的唐青青和她母亲,回过神来擦擦眼角给自家女儿盖上红盖头的女人,又望向掩住的门,忍不住翻翻白眼。然后走上前,将唐青青给横抱起来送到门口,高声道,“想要迎新娘,想要门打开,你得表示表示啊杨大哥。”

“唐唐妹子?”杨平听见熟悉的声音,一阵的惊讶。唐唐妹子什么时候跑到他媳妇家的?什么时候?

“杨大哥,你还想不想抱得美人归了?赶紧的,想要开门就表示表示啊,要么吟诗要么唱歌,你觉得怎么样?”唐浅裳无视唐青青在自己手上掐了掐的动作,高声继续问道。

“唐唐妹子,你这是刁难人啊。你大哥我没学问怎么吟诗?怎么唱歌?”杨平苦着脸道。

“那么,就发誓吧。给新娘子发誓,许下海誓山盟,如果能够打动新娘子,我就开门让你把新娘子接走。”唐浅裳抱着唐青青这么一个近一百斤的姑娘半点都不觉得累,还有本事闲心刁难新郎官儿。

“海誓山盟?”杨平不解。

“对啊,比如你对新娘子的保证,以及以后对她好啊,怎么怎么样啊之类的。难不成许诺这话,还用我一个姑娘家教你啊?”唐浅裳道。

“许诺……”站在门口的杨平抬起头看着紧闭的房门,想了想,表情变得严肃认真,声音也沉稳了许多,开口道,“青青,我心悦于你。从我心悦你五年了,我还打算今后的十年,五十年,都继续心悦于你。此生,惟愿心系你一人,伴你欢笑流泪,伴你开心难过。惟愿你今后的幸福来源于我,惟愿你亦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