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1016章内政外交(二)

11个月前 作者:耀阳祖师

第1016章内政外交(二)

刘禅一路上跟诸葛亮通信了三次,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但是双方都无法轻易说服对方。

刘禅回到成都之后,又因为此事,亲自跟诸葛亮协商了七八次,然后又因为此事召开了七八次的朝会之后,刘禅、诸葛亮和董和三人之间终于是各自达成了妥协:

大司马府可以独立出去,但是军队的钱粮必须要经过丞相府的核查。也就是说,丞相府有权力监管蜀汉军队的粮草情况。

这样一来的话,其实丞相府还是在军队的事务上面插了一脚,而且还是强有力的一脚。毕竟,粮草是三军之司命,掌控的军队的粮草,相当于掌控了军队的生命。

于是,这件事情的风波,总算是暂时得到了平息。董和开始接受刘禅的授命,开始选定大司马府各个职位的人选名单。

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惯例,那时候大司马是可以自行选任府衙内官员的。刘禅当然不可能放任董和那样干,只是让董和有开列官员名单的权力,但是这份名单需要经过御史大夫的层层审核,只有被认为是合适的人选,才能够通过。否则的话,御史大夫有权力将之驳回。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大司马府的组建可就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名单一再被御史台驳回。而丞相府显然也有些乐观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并未在这中间插手。

直到九个月之后,大司马府才终于组建完毕,并且进入江陵城办公。

然后,刘禅更改了水军大都督全琮的筑底,将之放在了江陵城内,以方便跟大司马府的沟通。

然后。第二年一月份,刘禅着急朝会,宣布自己想要将蜀汉的国都从成都,暂时迁往江陵城的想法,但是丞相府还是可以继续留在成都。也就是说,江陵城只是个暂时的陪都而已,而将来大汉国的真正国都,当然是在洛阳了。

应该说,迁都的事情干系极其重大,而且耗费更是庞大无比。皇帝的新的宫殿要盖吧?官员也要跟着迁移吧?官员的府邸也要重新修建吧?城市只怕也要重新修缮吧?……

如此之种种,所需要耗费的资材不知凡几。其中,最为费钱的,应该还是皇帝的新宫殿的修建上面。

诸葛亮当即首先站出来给予了强烈反对。

而尚书令法正以及度支尚书刘巴,这次也很齐心地站在了诸葛亮一边。

他们的理由都很一致,以如今的蜀汉财政状况,根本无法支撑起迁都的巨大消耗。

当然,刘禅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并且承诺迁都的耗费一定会竭尽全力进行缩减。他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不会要求新建宫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