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卷 梦入甲午 第四章 黄金小王国

11个月前 作者:吉林老狼

柳条边实质只是一条标示禁区的界线,也是一道封禁流民跨越满清祖地大关东的简易长城。

韩宪宗逃过柳条边,跑到吉林夹沟内矿区,他当了一名流民采金工…后由于他和其他人又发现了大型山金矿脉,流传外界,夹皮沟金矿群迅速涌来了大批淘金流民,同时也招来了胡匪。

这些胡匪‘坐收税金,横行沟里,人皆患之’成为夹皮沟灾祸。

当时韩宪宗所在的小金矿仅有十几杆火枪护矿,根本无法与众多胡匪正面抗争…入夜,胡匪再次聚众来犯,韩宪宗利用夜色指挥矿工一起,巧施‘火绳计’。

他们将许多麻绳浸上火油挂在树叉上点燃,满山遍野的‘火头’吓得胡匪手足无措,慌忙逃窜时被他带人全部击杀消灭打死。

当时的火枪是靠‘火头’引发,用时将引燃的火绳一吹即可闪出火头来,而一个火头就代表有一杆火枪…胡匪误认为有大批清兵持火枪围剿他们,根本无胆对抗。

初出茅庐韩宪宗便击灭胡匪,众流民采金工对他愈加信赖,便推举他为小金矿‘当家的’。

韩宪宗也因此久居‘柳条边’外夹皮沟…于是‘韩边外’、‘边外大哥’等称呼就逐渐传开。

随后,凭借着丰富的黄金资源,韩宪宗迅速发展起了自己的武装势力,并在1864年利用协助平定东北李维藩起义的机会,获得了清廷‘赏给夹皮沟金厂总头目韩现琮(因'宪宗'犯皇忌故改为'现琮')六品军功’,同时恩准他播放荒地‘安插金工’。

清廷这个安插金工的恩准失误,被韩宪宗把握住了机会…他开始抢占夹皮沟各处金矿,抓捕诱骗当地满民、外来流民,安插到各矿成为采金工,派人看守,疯狂聚众偷盗采金,为祸边陲。

在朝廷‘抚而用之’之后,韩宪宗建立起了完善的黑帮式‘会房’统治机构,这一带采金工、伐木工、屯农、猎户、采参民都由他一人统治,夹皮沟周边住民后来‘只知有韩,不知有清’。

因此,外人都称之为‘小韩国’或‘长白山中独立国’,实际上更是当之无愧的独立‘黄金小王国’,韩边外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满清最大的边外‘关东金王’。

吉林地区是满清的发祥地和‘龙脉’所在,清廷向来‘严加封禁’,吉林守军也是长年巡游。

但是‘黄金小王国’在夹皮沟深山老林中诞生,却因吉林发生的一起普通抢劫栽赃案,牵涉到了清廷四品侍卫倭兴额吉林老家亲人…倭兴额对吉林将军府的判罚心存忌恨,便在都察院呈诉时将吉林将军府与韩宪宗串通,擅自开采夹皮沟金矿黄金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立即引起了大清朝廷的重视、并强烈不安…从而导致了韩宪宗遭遇到‘清剿’的命运。

于是,在内忧外患、国势日衰的清廷内部,引发了一场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剿’‘抚’之争。

当时清廷仅允许韩宪宗垦荒,但他却以重金与吉林将军府达成默契,继续大肆聚众偷盗采金。

于是光绪皇帝下令‘将韩效忠(韩为讨好清廷使用的名字)严拿务获,讯明惩办,以儆梗顽’。

但韩边外在夹皮沟崇山峻岭深处聚众‘高垒深沟,严阵以待’,同时韩宪宗也百般贿赂讨好吉林清军,于是清军耗时数年,组织花费大量银钱物力进行的三次大规模进剿,最后都以韩‘先期外出’为借口上禀大清朝廷,导致十余年的进剿,全部草草收场而终结……

—————————————

老狼新书:急需收藏推荐、书评签到,这对新书都比较重要,谢谢~~。

今日一更呈上,欢迎捧场互勉,老狼每日必回!

以后每章三千…每天中午十二点之前更新~呵呵~~。

—————————————

看书就像生活,书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有幸福、有苦难、有快乐、有忧伤、有新奇、有平淡、有离奇古怪更有顺理成章、有洪福齐天也有倒霉透顶;有人会批评,有人会骂俺更新慢,有人会大声喊好;俺免不了是其中一员,无所期待,只希望自己能够长久写下去,用俺自己的心,写出有人喜欢的书…好书需慢写,厚积而薄发…俺继续码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