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百四十七章:暗流涌动

11个月前 作者:蟹小妞

从上任皇帝退位开始,丞相就着手把持朝政。

对于墨效良的这番动作,虽然让他诧异了一番,但是也确实不放在眼里。

而墨效良呢,就在今早,就在上朝的那一刻,也许是想到了什么,那一直解不开的结,就那么打开了。

他现在的身份,是大恒的皇上,不管是他愿意的,还是被人给逼上来的,至少现在这是无法改变的。

虽然他习惯自由,不喜权势,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不爱国。

大恒传承至今,也有百十来代了,要是一朝毁在自己的手上,那么,他就是千古罪人,死了之后,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或许他不是做明君的料,但是他也决计不做那昏君,让这大好的万里江山,就这么断送在自己的手里。

在墨效良的心里,他始终相信,从小那个比自己厉害百倍,天生就属于这个位子的三哥会不明不白的战死沙场。

所以,在他的意识里,这个位置始终是属于墨效才的,就算是为了墨效才,他也要守住这个位置。

想他堂堂一国之君,就算天生不适合这个位置,但是,除了朝臣,他还有大恒的百万大军,军权在自己的手里,这些人敢反吗?

就凭几个言官?惹得自己不爽了,出兵收拾了他们就是。

江山都要差点被自己给葬送了,他还会在乎劳什子的美名?怕是丢了江山之后,名声比暴君更要难听吧?

墨效良不晓得的是,就是他突然顿悟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才使得他把大恒牢牢的守护了将近二十年。

虽说最后还是圆了自己交给那人的愿望,但是,至少是完整的,至少是除了朝堂之上的倾轧,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和暴乱。

以至于他死后,被封为武帝,而《大恒传记》上,对他的记载则是:武帝一生,政绩甚少,军权独握,在位二十余载,凡有不服者,借出兵解决。

对于会玩政治的人,墨效良的手段不仅算不上高明,从史记上对他的记载上就可以看出,说是拙劣也不为过。

但是,后人不知道的是,就是武帝这看似无赖霸强的政治手段,才牢牢的守护了二十多年的大恒。

而记载史书的人,当然也知道,但是朝堂之上,大权都被丞相给把持了,而墨效良就是因为牢牢守住了手里的兵权,才避免了大恒被冠上了别家的姓。

但是,这件事就算是墨效良做的漂亮,但是,皇族即将要被人吞噬,这毕竟是污点,就是是他的功,也不会有人记载下来。

也就是应为他的铁血手腕,贼人百般努力无果之后,只好转而把毒手伸向了他。

因为有了墨效良的苦苦守护,墨效才才有底气,在二十年之后,对章一成道:“二十年前,你爹斗不过我的皇弟,二十年的今天,你斗不过我的儿子,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问题刚抛出,墨效才突然想起了慕贞给他讲的西游记,本来甚是严肃的场景,他却突然露出了一个魔惑众生的笑意,“这说明,你们章家就是我们墨家手里的猴子,不管在世人眼里,把你们传的多么神乎其神,多么了不起,你们始终蹦跶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散朝之后,朝堂上发生的事,就想是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皇宫的大小角落。

墨效良还未回到上书房,就被太后交到了安寿宫。

太后自然是当年的章二小姐。

说来也真是讽刺,墨效才的娘,进宫之后,从妃位到贵妃,最后墨效才的“死讯”传来之后,老皇帝圣旨不顾群臣阻挠,坚决立她做了皇后。

而章二小姐呢,从成为老皇帝的女人之后,她就在妃位上没有挪动过,但是,却一跃从慧妃成为了太后,成为时间最尊贵的妇人(皇后在她眼里都不是个事儿)。

所以,在慧妃,不,太后的眼里,男人啥的都不是个事儿,儿子出息才是真理。

太后身着华服,头戴凤冠,姿态雍容的坐在首位上,等着皇帝的到来。

这边,外边刚唱诺“皇上驾到”,这边太后就一脸怒容的问道:“皇上,今儿个朝堂之上是怎么回事?”

墨效良并不知晓太后当年做的那些事,对于这个一直扶持着自己的亲娘,墨效良还是很敬重的。

对于太后责备的语气,他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从前每次自己违背了丞相的意见时,太后都是不赞同的,所以这会儿并未放在心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