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百零四章 太白山下太白村

11个月前 作者:妹妹猴

( )在东北。.访问:。有一座北起完达山脉。南延千山。长约一千三百余公里。东西宽约四百公里。略呈纺锤形的山脉。光海拔在两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六座。有诗赞其为“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

《山海经》称这座山为“不咸山”。北魏称其“徒太山”。唐则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清代以后。此山更是被当朝统治者视为神山。朝廷的龙脉。每年祭祀月都需皇帝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这座山。

按照李承训手中十二生肖宝图上的图画示意。狗形扳指的所在地。正是在这太白山中。一块类似椭圆形的区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他清楚的记得。那块区域还被一种特殊的涂料染成了纯白‘色’。倒真是符合这湖水结冰的氛围。

太白山群浩大。气候条件恶劣。虽然这些对于李承训來说。算不得什么。但他毕竟不是这座山中土生土长的人。如果有个向导为伴。那肯定会事半功倍。使他省却好些力气。所以他沒有急于上山。而是寻到了山脚下一处叫做太白村的小村庄。

由于是冬季。村民们基本都在家猫冬。所以村子里面的人不少。李承训丰硕俊朗。贾墨衣美貌健拔。二人并肩行走在这里格外引人瞩目。真好似那一对天仙陨落凡间。很快便引來了太白村的一村之长。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村长叫纳金。四十多岁正当年。生得魁梧雄壮。一身狐皮大氅。头戴羚羽。更显出其与众不同。他倒颇为好客。将李承训二人迎入了自己的居所。

这里不是城市。沒有客栈、饭馆之类的处所。甚至连客舍、祠堂也都沒有。可谓简单至极。朴实至极。李承训客气一番。便与贾墨衣跟随村长。步入了其宿‘洞’之内。

宿‘洞’是在岩壁内凿出的‘洞’室。一村之长的居所尚且如此。可见此处的简陋与穷苦。而且这陋室仅仅是一间大‘洞’窑。村长的三位夫人。两个孩子也在这里。

李承训和贾墨衣与众人见过礼。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在那三个‘女’人和两个孩子充满‘艳’羡的目光中。按照村长纳金指定的地方坐了下來。

村长毕竟是村长。竟然懂得汉语。想來这也是向巫婆那般需要世代相传的吧。不过这样一來倒给李承训省去了很多麻烦。

双方坐定。自然都做了介绍。寒暄过后。李承训便说他和夫人是來此游玩的。并就此顺势展开话題。开始着意打听这里的风土人情。

村长很健谈。而且似乎是因为遇到了汉人。使他通晓汉语的技能得以发挥。很是高兴。便口无遮拦的讲了起來。他讲了太白山的传说。又讲了亲见的天池怪兽。还将了诸如长白瀑布等壮观的景‘色’。

李承训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却依旧耐心的听着。还时不时表现出神往与欢喜。他在博取对方的好感。自然是为了哄对方开心。同时麻痹对方。以为其后來探听消息做铺垫。使得自己的真实目的能够继续隐藏于表象之下。

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过后。李承训便将话題引入到自己的思路中。他看似无意地询问道:“村长大人。这里白雪皑皑美景奇异。对于我等來自中原的汉人。当真是长了见识。不知像我等这般的中原人。來得多吗。”

纳金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的黑牙。“嗯。不多。不过去岁七月间。竟然同时來了三十几个汉人。倒是少见。我活这么大。也是第一次见到。”

闭塞的民族。自然都实在的很。因此李承训刚刚挑起话头。他便如鱼儿上钩般。自己咬了上來。

李承训心中暗笑。继续启发道:“是吗。那他们现在何处。好歹与我们也是个玩伴。”

他藏头‘露’尾。不敢明目张胆的问询。是不想纳金看出他们是一伙的人。他之所以这样谨慎。是因为他不知道那些人失踪的缘由。很担心是那些人因与这些村民生了嫌隙而被剁杀了。还是保持高度警觉的好。

他的这种顾虑丝毫不为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因为唐时东北地区尚未开化。生活在这里的挹娄、勿吉、‘女’真等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条件非常艰苦。长期过着“‘穴’居”的生活。《后汉书东夷传》记载说。这些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膏涂身。厚数分。以御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

所以。不排除那些人得罪了这些生产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野蛮人”。而被他们杀了。抢劫了财货。但李承训通过与村长短暂的接触。觉得这些人虽然粗犷。但极其豪迈。虽然贫苦。却并不仇富。也很难说就是这里的村民杀了人。越了货。

“那三十几个人要找向导。我便将他们带到村子里最好的猎户那里。之后。我便下山了。而那些人却再也沒有回來。”

纳金说道此处。愁眉不展。而后又无限惋惜地道:“那些人都是好人。给村子里留下了不少吃食。布匹。可惜了。哎。或许是掉到山里了。也或许是给怪兽吃掉了。”

李承训察言观‘色’。觉得纳金不像是在说假话。那就是说探宝队的确來过这里。并找到了向导。之后才销声匿迹的。那这个向导或许会知道后來发生了些什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