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百零二章 大婚当日

11个月前 作者:妹妹猴

贞观九年三月初八艳阳高照晴汝南公主与安平郡主同时下嫁给壮武将军李承训天下大脯三日

汉代以后儒术深入天下民心凡事重礼依礼这皇帝嫁女更是繁文缛节不断及至大婚正日更是马虎不得

依礼天初刚亮昏李承训便需着盛服与家长到祠堂向祖宗跪拜祭酒告知今日要迎娶新娘不敢忘记祖宗的恩德

可李承训已是无父、无母、无“无祖宗”的人因此这一礼节却是免了但他却并不能立刻去迎亲因为汝南公主那边却是双亲俱在有祖宗保佑她是要太庙敬祖的

自有礼仪官在掐算时间估摸着时候已到李承训这才跨上高头大马命仪仗队、鼓乐队在前自己与两个十六人抬的雕龙刻凤的銮轿居中再后是大批的礼品再由迎亲的人员四周相随浩浩荡荡地向宫门行去

为了凸显排场迎亲队伍有百人之巨再加上随时跟在后面看热闹的百姓这队伍简直是从东市一直到排到了皇城口儿

皇帝因为公主大婚全国放假三日百姓们自是乐意因为皇帝放假的同时会有赏赐相随让百姓同蘸雨露恩泽古时称之为“大脯”

那些一路相随或者围观的百姓个个笑逐颜开欢天喜地全都仰视着这大马上的英俊青年自然也有一些七姑八姨在指指点点或者一些文人武夫在谈论他的英雄事迹当然也少不了那在人群中蹿來蹿去时而冲到马前的小孩子

总之是万民欢腾热烈空前坐在马上的李承训被这气氛所感染越发地精神抖擞热血沸腾但他心里却是极其复杂充斥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有些欢喜有些好奇有些忐忑还有些惧怕

驸马府到宫门的距离不远可由于百姓的观瞻却走了好久直到入了皇城才好些但皇城内也有不少无事的侍卫、宫女在远处看着这迎亲队伍自也少不了评头论足一片艳羡

未嫁的公主通常是在自己母后的宫中居住汝南公主却是母亲早逝因此现在居住的宫中只她一人皇帝考虑到公主出嫁沒有母亲在侧总觉得于礼有差便令汝南公主來立政殿暂住待出嫁之时自己与皇后与她做主

离老远李承训便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站在立政殿门口连忙下马牵马來到近前“参见父皇”

“快驸马请进”李世民满面喜色出言招呼并引李承训入到门内

李承训來到大殿厅堂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叩拜过后便令迪喜把随行带來大雁放在地上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拱手算是答礼而后命人把大雁收好

这时李承训再次叩拜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却沒有还礼而是命公主的乳母把公主引了出來

所有这些都是仪式的一部分是规定的程序叫做奠雁之礼

之所以选择用大雁做信物完成这个礼仪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來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二是大雁飞的时候排着行列遵守上下的规矩前面飞的大雁叫出声后面的大雁也会回应表示尊重礼仪

后來因雁越來越难得人们就改用木刻的雁代之到近代改用鹅、鸭、鸡三种活禽代替行奠雁礼以定婚姻的和顺

时至今日堂堂中国礼仪之邦已经沒了这种风俗而曾经以唐为师的朝鲜韩国等国却依然在也袭用

奠雁之礼结束时李承训面色滚烫他曾着实为此头疼來着众所周知这大雁象征从一而终的坚贞可他这可是同时取两个女人啊是否要送两只大雁呢

李世民闻之他的想法后哈哈大笑说他庸人自扰礼节不可少还是一只大雁吧他吃点亏送他两个公主便是

他通红的面色还未褪去心中扔在不停得打着鼓不知道应对接下來的局面是否还有出现差头他真的十分担心

公主出來了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两个一模一样的公主

无忧是长孙皇后的干女儿被封为安平郡主身份比公主低了半格因此无论是从服饰还是彩礼陪嫁上都应该低上一个档次

长孙皇后准备依礼办事却被李世民给阻拦住了他见汝南公主身体丰硕无忧也是健硕丰满二人身材倒是不遑多让便想借机捉弄一下李承训因此决定给她们穿同样的服饰只是在陪嫁上分别有差便好

皇帝的临时起意可让李承训傻了眼“这这谁是谁啊”

两位公主都是身着点缀黑边的红色宫装宽大的裙幅逶迤身后由于盖着盖头看不清她的面目一样腰肢丰满身板挺直气质高昂

在李承训呆立之时两位公主已被身旁的姆娘送到他的面前

李承训先向两位公主分别作了个揖两位公主在姆娘的示意下同时向他回了个礼

望着两位亭亭玉立举止端庄的新娘李承训那被纠结得像花骨朵一样心竟好似突然间绽放了强烈喜悦感产生的同时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