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章节9 素三彩(九)

11个月前 作者:魏空

老头儿是附近村子里面的村民,他和我们说,从前他们这里只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这一年到头来也见不到几个生面孔,突然有一天,几辆解放牌大卡车带着大量的建筑器材和人员开了进来,又给修路,又给建新房,大家伙都感到很奇怪,不明白政府为啥要这么做。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山里面发现了大古墓,据说里面的宝贝儿多了去了,还有一个几米高的大编钟,这玩意少说也得几千金重,靠人力拉不动嘛,但是车子又进不去山,所以才给修路。

说来也怪,自从这路修上以后,这来往的人就多了起来,他们来这里观光、爬山、看古墓、吃野味。这些个游客啊,全国各地哪的人都有,就前几天,我还见到了一个乌黑乌黑的人,就跟俺家做饭那口大铁锅上面的锅灰一样,俺大侄说那是非洲人,可是这非。。。。非啥州的,这人咋就能那么黑呢?

我说:因为他们那地方靠近赤道,光照的原因,所以人都很黑。

老头儿说:啥。。赤道?这是个啥?

我说:赤道是一个方位名词,意思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老头儿说:你可别扯了,离太阳那么近,天天晒暖暖,还不得把人烤熟了。

猴子说:大爷,这非洲人熟不熟的我不知道,如果在不吃饭睡觉,我就要熟了。

老头说:看你娃也是累了,俺家是开农家乐的,你们就先跟俺回家去,正好今天踩了这么些个野菜,回去给你们尝尝鲜,你们这些城市娃,吃惯了白面膜膜,可不知道野菜的味道咧。

老头口中的野菜,是山葱,野韭菜,驴笼头、蕨菜.....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确实生活在城市之中的我们就像一只只关在笼子里面的小鸟,我们每天吃着油炸食品,喝着咖啡和碳酸饮料,呼吸着大都市特有的雾霾,我们很累,可是还要坚持,有的时候,我也想解甲归田,像古人那样,一山一水,一房一屋,一杯薄酒,一盏浓茶,寻一份简单,一份舒适。

在赶往老头儿家的过程中,我向他表达了我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明明到了地图上面标记的地方,却没有找到那个村子?一开始我以为猴子买的地图是假的。但听老头一解释我才明白过来。

老头儿对我说:甚地图图,你们说的那个地方就在这座山的对面吗嘛,但是中间隔了一道大沟沟,如果有桥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到,但是秦岭这个地方山高水险,这桥不是说修就能修的。想要到那个地方就需要绕过这座大山,多花上一天的时间嘛。

我和猴子看的是直线距离,视野上产生了偏差,也是就说虽然站在了地图上面标记的那个点,但是我们与目的地却隔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不过老头儿和我们说不用担心,他大侄有车,而且认路,让他送我们过去。

我和猴子千恩万谢,心里感叹:还是老一辈的劳动人民淳朴。

老头儿姓李,大号叫个李老赶,他们住的那个村叫李家村,村里面大部分的住户都姓李,出于尊敬,我和猴子喊他老赶叔。一听到能吃能睡,猴子别提多高兴了,一口一个老赶叔叫着,喊的李老赶心花怒放,直夸猴子懂事。

我们行进至村口,就看见眼前出现了一家家挂着某某农家乐的牌子,李老赶说现在是旺季,游客多,生意好做。在向村里走就出现了一颗大榆树,这棵榆树很粗壮,长到这么大少说也有几百年了。榆树下坐着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太太,她的眼睛似乎不是很好。李老赶走过去和她打了一个招呼:三婶子,又在等你家有才娃咧?

老太太抬起头看了一眼李老赶:是他老赶叔啊,是咧,是咧,俺娃说这几天就回,这回回来就不走了,还说要去县里买房,把俺接过去过好日子。“老太太的眼里满是憧憬。”

李老赶说:这老太太也是个可怜人,原本一家六口,丈夫和三个儿子相继在煤窑挖煤砸死了,就剩下他和小儿子相依为命,没想到这小儿子偏偏不学好,跟村子里面的几个贼娃子凑到一起去县城里面偷盗,被抓蹲了大狱,前一段时间刚刚放出来,这不没安生几天,又说要去北京发财,那北京是什么地方,毛主席呆的地方,凭他娃那熊色能干个啥?看着吧过不了几天又得回来混吃等死。

我听后一惊,觉得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吧,李老赶口中的有才娃,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来找我卖古董的李有才,我就和李老赶形容了一下李有才的面貌特征。

李老赶说:是咧,是咧,你见过有才那个娃娃?

这样看来是没错了,李有才的死讯应该还没有传回来,我犹豫要不要把我知道的讲出来,后来一想还是作罢,舔犊情深,我担心李有才的老母亲受不了刺激,一但她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成了罪人。就撒了个谎说:之前在北京某饭馆见过一次,当时我们在吃饭他也和几个人在吃饭,他长得很特别,尤其是讲起话来,很有地域特色,所以我记住了他。

李老赶:原来是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