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卿本无罪,怀璧其罪十五

11个月前 作者:丹妮尔

永徽二年五月初五。

正是端阳佳节。

晨起寅时,宫中上下,便是一派忙碌之象。

一来因着今日端阳佳节,阖宫欢庆。

二来也是因着李治爱侍武媚娘腹中有子,已是当二次胎占之时。

一大早,宫内宫外,便尽皆传言,道大国师袁天罡的车驾,已然由着连侍两朝四代君主(就是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隋唐两朝四个皇帝),如今已然在宫中成了传说般人物的大内侍监(内侍监是官职,加个大字示意尊敬——因为此时的唐宫中,内侍监还有德安一个)王德王公公亲自执缰引绳地一路引进了承天门内。

诸殿娘娘闻讯,各怀心思。

有怨恨已极的,自然也有庆幸万分的。

有恼恨欲狂的,自然也有叹息不止的……

不过,这样的事情,总是不欢喜的人,比欢喜的多一些。

……

片刻之后。

太极宫。

立政殿内。

偏殿之中。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人人都是口口声声要来替媚娘腹中胎儿占卜的袁天罡,此刻却与李治分了君臣主次,对面隔案而桌,一边儿香台上一壶好茶几盘佳点水果,却是弈棋取乐。

袁天罡一子落下,看着李治皱眉思索,不由轻捋银须,呵呵一笑道:

“老道儿有一事不明,还请主上示下。”

对于这位名声在外的大相士,自春秋战国时的鬼谷子,秦时徐福之后,便再无一人能与他一般名动天下,也再无人敢与他一般,被人称为一句大方师的袁天罡,便是从来不曾信过命运二字的李治,也是面带悦色:

“大方师请问。”

“主上这般辛苦定计,无非皆是为了保住武娘子,与她腹中胎儿……

可主上既然想得到将老道儿召入宫中,以为虚幌一招,可使武娘子安全出宫……

又为何不愿意借老道儿之口,使天下臣民皆信服其确为天命之女,武娘子腹中,为天命之子呢?

是不是……主上觉得,与其借着天命之威,强使天下臣民接受了武娘子留下后患……

却不若由她自己走出一条路,证明她配得上这天命之女四字,然后再以天命为辅?

所以……

今日召老道儿前来,不止为了引开诸人视线,使武娘子安全出宫,也是想着老道儿准备着此事,是么?”

李治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有些赞赏,更有些佩服:

“果然……

父皇在时,便常与朕道,大方师通达人间百情,已至化境。

今日一语,当真是名不虚传。”

他一番感叹后,正色道:

“不错,朕的确是这样打算。

但大方师乃化外之人,朕也不打算强求。只是……”

他目光之中,似有所意。

“只是当年,究竟是老道儿留下这些箴言。

若是今日老道儿不能答应主上,岂非自证是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

一朝方师之名,皆尽毁也。

主上想说的,是这些罢?”

袁天罡说这些话儿的时候,却完全没有半点儿怨恨责怪之意——

这倒叫意有所挟的李治,觉得有些不自在起来。

可到底眼下的李治,已非当年面皮儿薄秀的稚奴,微一正色,他便道:

“朕也非愿如此逼迫大方师。

实在事关大唐安危……”

袁天罡淡淡一笑,点头道:

“其实今日来之前,老道儿便自起一课,于今日之事,也多少有了些领悟。

——主上便是不说,这等要事,自然老道儿也是知晓利害,更知道该如何行事。

只是……

主上啊,若您当真为武娘子着想,这天命之女的预言,还是越晚做,越好。”

他眼见李治皱眉,也不待李治开口责问,便抢了一句话道:

“主上安心,却非老道儿不愿做这预言……

其实老道儿一生,预言无数,也深知这等预言的重要性。

何况老道儿平生只是恨说谎骗人,可这武娘子是为天命真女,绝非谎言。

这一点,想必自先帝在时,便与武娘子相识的主上最是清楚。”

李治听他意思,似别有所忧,便正色道:

“若大方师果有他意,还当直言。”

袁天罡点头,看了看李治左右,只有德安一人后,这才正色道:

“主上有所不知,今日老道儿入宫,一来是应着主上之召,二来,却也是为了向主上禀明一事而来。”

李治皱眉道:

“莫非天象有变?”

“白虎微动,欲移紫微——”

袁天罡神色严肃:

“只怕三年之内,大唐必起内乱。

且白虎星君当是为主上视为左膀右臂之人。”

李治神色一凛——

他倒不是因为这等听得起来,极为悚人的预言而惊,他惊的是……

袁天罡竟然果有这等奇能,将这本来也只有数人知晓的机密,一一说中!

半晌,他面色阴晴不定,好一会儿才低道:

“那以大方师之见……

当如何避去此难?”

袁天罡闻言,也是无奈摇头:

“主上,此事上应天灾,下因**,要避,只怕是避不开的。”

李治皱眉,多少有些明白:

“既然大方师说这样的话儿……

那想必也有了些因应之策?”

袁天罡摇头,半晌不语,良久才叹息道:

“主上乃天上紫微星君正身,又得氐宿星君附体。

若论起来,自是仁慈爱惠。

可是……

这仁慈爱惠,也分大与小。”

李治眯了眯眼:

“此话怎说?”

袁天罡不语,良久才轻轻道:

“主上,老道儿今日前来宫中的路上,遇到了这么一件事,久思不知其解。

老道儿素得先帝口谕,道主上自幼便是极慧过人……

是故此番,却斗胆敢请主上替老道儿思虑一番,此事到底到底应当如何处置。”

李治点头,叫他直言无妨。

袁天罡便道:

“是这样,来时老道儿觉得无聊,便掀了窗帘向外一望,却发现在桥端跪着一名头插茅草的女子,那女子哭得甚是悲伤,直道其夫因久病缠身,不得良医,眼见便要死去……

是故这女子甘愿自贩其身,以救其夫。

可奇怪的是,这等大义之女,却全无半个人肯停留下来,多看她一眼。

甚至有几个老人家,还上前指着她,叫她速离此地,莫再生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