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64章 回家

12个月前 作者:秋味

姚长海笑道,“清远看看,篮子里的棒子面葱花饼。”

“哦!”姚清远忙不迭的掀开上面的碎花布,扑面而来的浓浓的葱香,“好香啊!”

几个孩子眼巴巴的望着竹篮子。

“爷爷,爹,这饼还热乎着呢!”姚清远说道。

叽里咕噜……姚清远的肚子不客气的叫了起来。

要论起来他更饿,别忘了他可是打着腰鼓,又蹦又跳的。

“咦!爷爷,爹上面还有裁好的巴掌大的牛皮纸。”姚清远抬眼看着姚爷爷和姚长山道。

一看就是让人垫着吃的,省的手脏,把棒子面葱花饼拿脏了。

姚爷爷看了眼篮子里的棒子面,这量明显是给他们准备的,“亲家姥爷想得周到啊!”姚爷爷感慨道,“长海……”

“俺晓得,爹。”姚长海说道,“清远把饼分一下吧!都饿了。”

“是,爷爷。”姚清远说道。

他拿着牛皮纸,把卷好的饼抓起来,递给了姚爷爷,“爷爷!”

姚清远又递给了姚长山,田姑爷。递给姚长海的时候,“你们先吃,吃完替我。”

姚清远一一分给弟弟们才开始吃玉米饼。

“这饼好软和。”姚建远双手捧着饼子道。

“嗯!里面掺了一半的白面了。”田姑爷品了品说道,“不然不会这么软和。可比乡公社食堂里的玉米饼软和多了,那饼子硬的能当砖头使,糙的能把嗓子给拉坏了。”

“说什么呢!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什么挑。”姚爷爷训道,“前些年连‘砖头’你都吃不到,刚吃了几年饱饭,就忘本啊!”

“知道了,爹!”田姑爷板着脸转移话题说道,“小的们,快吃。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哦!”几个孩子挤眉弄眼的,看着田姑父,一脸你完了,又挨训了。

田姑爷大口大口咬着葱花玉米饼泄愤。

“他姑父。吃完了,快来替我。”姚长海说道,他也饿得肚子咕咕叫了。

“呃……好。”田姑爷把手中的牛皮纸放进竹篮子,双手扶着自行车的车把,“小舅子,好了,松手吧!”

姚长海这才松开车把。然后接过姚清远手中的篮子,垫着牛皮纸吃下了玉米饼,“呀!还剩几块儿,爹。”

“分给你们走路的吧!俺坐车的就不吃了。”姚爷爷说道。

“我也不吃,俺也是坐车的。”坐在横梁上的姚墨远也道。

姚长海提议道,“爹。剩下的留给我娘他们吃行不。”

“行。”姚爷爷应道。

田姑爷笑眯眯地说道,“墨远社火好看吧!”

“好看,可是为什么要叫社火呢!”姚墨远小朋友歪着脑袋,是个乖宝宝,不明白就问、

“这个……那个……”田姑爷挠头了。好像这社火年年有,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祈求地看向姚爷爷。

“哦!俺只知道,庆丰收的时候,扭上一扭。”姚爷爷说道,“至于其他的代代相传就这么过来的,为什么,可不知道。”

“别看我!”姚长山摆手道,“俺字认的不多,我记得抗战胜利时,咱们村的腰鼓打的最响。对了,还有咱们国家成立那一天,全县都陷入了疯狂的海洋。整整闹了三天三夜。”

“墨远,问你小叔,你小叔的学问最高了。对了问清远,他也是高中毕业了。”田姑爷极力的把转移视线道。

姚清远摆手道,“这个老师又没有教过,按我的理解是祭祀、节日里庆祝表演。”

姚长海笑道,“ 社火 亦称 射虎,是北方地区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

“瞧!我理解的不错吧!”姚清远笑道。

姚长海接着科普道,“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表演了。”

“小叔,你懂得好多耶!”姚致远满眼小星星地说道。

“好好学习,等你上了大学,书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姚长海揉揉致远的脑袋道。

“可小叔怎么知道那么多?”姚军远好奇地问道。

“姥爷家有好多书,小叔自然是从书中看来的。”姚长海揽着军远的肩头道,“军远以后多看书,就什么都知道了。”、

“爷爷,爹,明年我们还来好不好。”姚墨远伸手抓着姚长海的胳膊道。“小叔我们带上妮儿一起来。”

ps:

稍后三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