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Chapter 82

2023-05-01 作者:归骨

接下来就是各大侍卫的问题,参与此次事件的大臣们都叫圣上寻了个理由,抄家的抄家,凌迟的凌迟,至于安禄山和杨国忠,他们的倒台顺其自然。

毕竟再厉害的武者,也不能对抗朝廷的力量。可以想象的是,落到朝廷的手里,下场不会太好。

只不过这次的事件,让圣上更难相信朝臣,把天策军和苍云军再次集合起来,训练这些虎狼之师。说到底是宫中的防备不足,才给了其他人可乘之机。李承恩和长孙忘情奉旨进宫,之后变得十步一警卫,圣上下定决心整顿宫中,其后果就是固若金汤,就连后宫爱妃都不敢有丝毫异议。

杨玉环在杨国忠做下逼宫之事就有所察觉,之后的失败传到她的耳中,让她悲痛欲绝。虽说和这个兄长并不十分亲近,但到底还是亲族,杨国忠能有那么权力滔天的现状还是她明里暗里放纵的结果。她知道兄长能有今天的权势,大多还是受她的荣光。

但她却没想到自己的族兄能有这般的胆子,想要篡权夺位。长年平庸的太子李亨和那个大逞南诏的李倓怎能放在一起比较,不说李亨,就算是在深宫中的她也曾听说过南诏第一剑神的称号。兄长糊涂啊!

如若失败,就连她也没有多少好活,兄长怎可以如此贸然行事。

杨玉环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前自己端庄的倒影,拘起一缕秀发梳顺,感受着自己风韵犹存的美貌,这个独得圣上恩宠好些年的宠妃握紧了梳子,眼里闪过坚定。罢了罢了,杨家本就是靠着自己支撑,现在也是时候归还帝王的恩宠,如若不然,就算她是一介妇人也觉得寝食难安啊。

圣上在看到杨玉环的请求赴死文书后,沉默了好半天,眼神复杂地看着帕子上的寥寥几语。当夜奔去杨贵妃的寝殿,不知二人说了什么。第二日,就召集所有朝堂官员,先是批判了前太子李亨的罪行,然后话音一转,开始下退位诏书,让继任太子没几天的李倓继承皇位。

此话一出,众臣皆惊,反对声此起彼伏。就连跟着圣上上朝的李倓也受惊不小,跪地称圣上三思。

李隆基不顾群臣反应,独独盯着李倓的反应。看他惊讶恐慌担忧等复杂神情,唯独没有贪婪和势在必得。悬着的心终究放下了,悠悠叹息一声,坚定了心中所想。雷厉风行地拟了旨意,当朝宣读。群臣就算再不甘,也只有捏鼻子应了。

下朝后,李倓没有转身离开,而是随着圣上的贴身总管王春走向了圣上的寝宫。

李倓双膝跪地,“祖父。”

李隆基沉默半晌,开口道,“倓儿,祖父对不住你。没有教导你几日,就要你登基,接管这个逐渐衰败的天下。你那个爹,我们不提也罢。如今一个烂摊子甩在你身上,你就算怨恨祖父,朕也不会说什么。”

李倓不赞同道,“祖父哪里的话,儿臣怎么会怨恨您,祖父愿意信任儿臣,我开心还来不及。就是担心,您这么突然的退位,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李隆基看着乖巧的孙儿,心里又一次不喜他那个平庸的爹,叹息一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朕知道你有经世之能,还望你好好管理这个天下。”待李倓应下后,又一声叹息,语气中略带迟疑道,“关于你那个爹爹,他没什么本事,你……”

李倓何等智慧,只一听圣上的话,就明白了他所说的是什么,李倓微微一笑道,“祖父放心,他不仁我却不能背负弑父的名声,就让他去祖先的陵地侍奉,也是儿臣的福气。”一句话确定了李亨今生的去处,终生守灵而不得外出,也就形同□□了。

但李隆基对于这样的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如若李倓轻而易举就原谅了那个想要他命的爹爹,反而让李隆基看清,如此这般狠辣而不失仁慈,才是一个明主该有的心性。

彻底放下心来,祖孙俩说了会儿体己话,李隆基惋惜没有好好教导过这个聪慧的孙儿,毫不吝啬地把他的治国经验倾囊相授,一时间祖孙二人其乐融融。

763年,李隆基退位,其孙李倓继位,年号为天霖。寓意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之意。

新皇上位头一遭,就以雷霆之势处死了参与谋反的大臣们和叛军首领,又罢黜了几个倚老卖老不服从新政策的老臣,朝堂为之一清。

值得一提的是,处决叛军首领的现场,冲出几个武艺高超的剑客,打算劫法场,救走昔日狼牙军首领安禄山,其中有一名灰白头发的剑客剑术超群,身边一女子倾国倾城。险些让他们得手,还好新皇早有准备,李承恩长孙忘情出阵,把人擒住,统统抓回天策府劳动改造。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新皇的谋(洗)略(脑)高明,不出半个月,这些人就弃暗投明,在新皇派出的任务中表现出色,很快提升官衔。

当初那名灰白色长发的俊美剑客也在其中,但让人费解的是,他并不求什么加官加爵,而是求了个恩典,求圣上赐婚,与他的徒弟苏曼莎共结连理。姑且不看旁人反应,至少圣上乐见其成,欣然颁旨,成就一段佳话。

遂虽然此二人不同以往,也不像旁人位高权重,却与圣上关系密切,忠心耿耿。世间传出此话后,更是多了一段为人称道的传闻。

后新皇继位几个月,被唐玄宗独宠一世的宠妃杨玉环暴毙宫中。随后一年不到,唐玄宗李隆基也病死宫中,再不见踪迹。众人虽疑惑两人身体康健,怎么好端端的就暴毙了,却也明白当今圣上的手段,不敢多嘴一句。

至于这二人如何,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一切风平浪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