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02章 御驾亲征

2022-05-11 作者:竹砚

可有些时候,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

这天用过晚膳,朱瞻基正在文昭殿批阅奏折,金英进来回禀说:“皇上,英国公张辅将军求见。”

张辅三朝元老,这个时候求见,想必是有重要事情,朱瞻基收起奏折说:“快请。”

已是天命之年的张辅多年领兵,精神矍铄,他进入文昭殿后施礼:“微臣参见皇上。”

“张将军免礼,赐座。”

张辅少年从军,跟随驻地靖难起兵,其父张玉更是在东昌之战中为救被当时朝廷大将军盛庸围困的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朱棣即位后,追封张玉河间王,更名张辅袭封了其父的英国公公爵,此后,张辅多次出征安南,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对于这位老将军,朱瞻基也是十分尊崇的。

张辅坐下后回禀说:“启奏皇上,今夜,汉王府有人秘密到府中探访。”

一听这话,朱瞻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想,他看向张辅示意他说下去。

原来,傍晚时分,一个自称枚青的人到英国公府上求见张辅,对于来人,张辅并不熟悉,但是当看到他手中拿着汉王的亲笔手书,张辅便意识到这枚青身份不简单,而他找自己的目的怕是更复杂。

果然,枚青说是汉王命他来京城拜访张辅的,联想到乐安和山东那边传来的诸多汉王不法之事,张辅心中有所戒备,便假意对枚青表现的十分热情。

枚青见唐唐英国公对他招待周全,想起汉王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他与张辅是患难与共走过来的兄弟,只要他有心,张辅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便把汉王命他入京的目的,以及汉王最近的一些起兵准备全盘向张辅托了出来,而他此番前来,正是奉了汉王的命令,希望张辅可以做汉王在京师的内应。

当张辅听说汉王已经约了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人蓄意谋反,张辅立刻意识到事不宜迟,一声令下把枚青捆绑了个结结实实,他则立刻来到宫中求见,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朱瞻基。

听了张辅的叙述,朱瞻基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着案牍上清明的台灯,他似是问张辅,又似乎自问:“朕自以为,先皇与朕都对汉王不薄,他当真这样糊涂?”

张辅叹口气说:“靖难之役,微臣曾与汉王公事,汉王…确实有能力,也有野心,皇上不能不防。”

“多谢张将军,可他毕竟是朕的皇叔,当年赵王某乱,京师震荡,先皇尚且死保,又一向顾念与二位皇叔的手足之情,若非万不得已,朕…实在不想有违先皇之志。”

听了朱瞻基的话,张辅进言说:“可是…现在汉王反心已定,怕是皇上皇恩浩荡,也未必能改变他的反意。”

这一点,朱瞻基心中也是清楚的,汉王是什么人,这么多年,他比谁都清楚,可是就像他之前说的,他的父王只有汉王、赵王两个兄弟,顾念天伦亲情,若非万不得已,实在是不想要大动干戈,这样想着他吩咐张辅说:“先把枚青关入大牢吧。”

“遵旨。”

朱瞻基本想散了早朝后与内阁大臣商议对汉王的处置,然而,一个人的仓皇入京彻底改变的了局面。

这个人,便是御史李浚。

李浚家是山东乐安,因为母亲去世,他正在家中守孝,突然收到汉王征召,他一打听便察觉事情不对头,因为此时汉王已经开始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马匹,甚至在汉王府设立了前后左右中五军,想做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李浚吓得不轻,连夜更名换姓出了城,马不停蹄赶回了京师,将所知情况写成了奏疏,赶在早朝前呈送了上去。

早朝之上,李浚的奏疏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朱瞻基看着李浚的奏疏也是变了神色,想当初皇祖父靖难起兵也是因为朱允炆先后削夺了多位亲王的番位,更逼死了襄王,也已经对北平下手了,现在自己对汉王不薄,他竟然赤裸裸的开始自立政权了!

这一次,朝廷出兵是势在必行了!

朱瞻基冷脸坐在龙椅上,看着奉天殿内一众文武百官七嘴八舌的议论汉王,或者义愤填膺,或者愤怒异常,小议片刻,终于都渐渐安静了下来。

首辅大臣杨士奇出列请奏说:“汉王如此嚣张跋扈,不严惩不足以正国威!微臣以为,皇上可御驾亲征。”

此话一出,朱瞻基微微愣了一下,跟着又有不少人窃窃私语,以张辅为首的武官一侧更是明显对杨士奇的提议很不乐意。

区区一个汉王谋反,都要皇上御驾亲征,将他们这些武将置于何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