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127章 你家小萝一身血

2023-01-02 作者:诺诺宝贝

刘月琴和郑贵的年纪都不小了,放在这个年代,应该说是老大了。

所以两人的婚事就定得有些急,说定之后,交换庚帖,郑贵家准备了几天,在腊月十六这一天由他的兄弟们抬着喜饼等定亲礼,跟在王大管事的后头来定亲了。

婚姻大事,三书六礼皆都不能少,但乡下没那么讲究,大都是把几个环节合并到一块儿进行。

定了亲之后,过两天王大管事又亲自送来了郑贵家择出的三个好日子,让刘氏他们从中选一个,即是婚期。

最近的一个是腊月二十八,这个日子肯定是被直接略过了。之后的两个分别是二月二十和六月初六。

刘氏拿着这张书写着好日子的红纸,犹豫了下,问郑丰谷:“是不是该去问一声爹娘?”

郑丰谷也没遇着过这样的事情,不由得面露迟疑,“照理来说,在我们帮小妹选定了人家的时候,就该先知会岳父岳母。”

现在亲都定了,就剩下选个好日子就要出嫁了。

夫妻两商量了一宿,第二天把食肆的事情交托给刘月琴和几个孩子们,天刚方亮就匆匆的携手出去,到横山村报信去了。

临行前,云萝把刘老汉当日签下的那张卖身契塞给了郑丰谷,并嘱咐他说,如果刘家人敢出幺蛾子,就让他们把二十两银子还回来,不然下次见面就是在衙门。

刘氏和云萝一个是刘家的亲闺女,一个是小辈,都不好做这样的事情,郑丰谷虽是女婿,但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个外人,又是当家人,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郑丰谷看着这白纸黑字的签名画押,不由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刘家这种把女儿当物件一般买卖的行为让疼爱闺女的他十分不舒服。

他特别郑重的把这张纸叠起来贴身藏好,又摸了摸云萝的脑袋,说:“放心吧,既然已经在咱家了,就不会让你姨再回去受磋磨。”

两人走后,刘月琴忽然有一种将要从美梦中惊醒的惶恐。

这三个月在大姐家里吃得好穿得好,跟着大家一块儿做活一块儿玩闹,大姐和姐夫都是和善的性子,几个孩子中,云萱与她的年纪相差不大,最是温柔细致,另外几个虽偶有淘气却都是极好的好孩子,从不当她是外人,让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以为她就是这家里的人了。

可她终究不是。

三个月的好日子,让她干瘦的身体迅速的浑圆了一圈,虽还是有些消瘦,但现在穿云萱的衣服再不会空荡荡的,原本脸上的细纹也因为长胖而舒展开来,粗糙的脸和双手因为云萝总往她和云萱身上折腾一些或膏状或水状的东西而逐渐细腻,满手的老茧都薄了许多。

而现在,她那双丰满和白皙了好几个度的双手正被她自己捏得发红发胀,自己却没有丝毫察觉,沉浸到了美梦将要破碎的深深恐惧之中。

直到忽然有人推了她几下,“小姨,小姨!”

她猛的惊醒,第一眼不是去看身边的人,而是看到了锅里正在煮着的两碗面都快要糊底了!

慌得她连忙要去搅拌,锅勺却被身旁的云萱先接了过去,将煮过了头黏糊到一块儿的面团舀进碗里,然后“哧”的倒进去半瓢水,回头跟她说道:“小姨不如去烧火吧,这里我来就行。”

刘月琴看着那黏哒哒的、明显不能再端给客人的一大碗面团,脸上的表情像是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

云萱也看了一眼,却不在意的说道:“没事,正好能给小萝垫个肚子。”

云萝木着小脸从两人身后幽幽的飘过,把煮坏的面给我吃,我是家里的第三头大白猪吗?姑奶奶我啥时候这么不挑食了?

匆匆忙忙一个早上过去,云萱最终也没有把煮成坨的面团给云萝一个吃,而是加些水,和着剩下的配料,家里大小四口人每人都分了汤汤水水的一大碗,云萝又把卖剩下的几个肉包子全啃了。

中午,虎头扛着他弟弟溜达了过来,随手将拎着的两只兔子递给云萱,“二姐,都卤上呗。”

郑小虎跟着瞎起哄,“卤上卤上!”

云萱笑着点了下郑小虎的脑门,说道:“还得先清理干净,今天怕是来不及了,明天再来吃吧。”

虎头随意的点点头,转身就凑到了云萝身边,双眼亮锃锃的说道:“我这几天在附近的山林里看到了好几处野猪出没的痕迹,啥时候你跟我一块儿上山去走一趟呗。走过这一趟,我今年就不再进山了。”

前两天刚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积雪半尺,但江南相对温暖,积起的雪没两天就化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湿哒哒的连道路上都是一片泥泞,在清晨夜间气温下降的时候就会冻结成冰,车马行走在上面需要格外的注意。

隆冬时节,外面的田野中却依然郁郁葱葱的长着许多绿色,连山林中的树木也枝繁叶茂,并不曾因为秋冬的到来而落叶金黄、枝头光秃。

所以,南方的野兽往往没有北方的那么凶狠,因为它们即便是在冬季也能更容易的找到食物。

云萝想了下,就点头答应了过两天陪虎头去打野猪。

今日的天气不大好,阴沉沉的寒风呼啸,虎头坐了没一会儿就将郑小虎往自己的怀里一裹,缩着肩膀跑回家。到半下午大约未时末,郑丰谷和刘氏也顶着寒风回来了。

两人的神色都不大好看,也不知是被寒风吹的,还是在刘家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但看到家里人的时候马上就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来,接过热乎乎的辣汤捧在手里,小心的喝上两口,顿时从肚子里往四肢的暖和了起来。

云萱看一眼心慌了大半天的小姨,主动替她问道:“娘,外公外婆咋说的?”

刘氏放下汤碗,拉过刘月琴的手轻拍了两下,说:“放心吧,爹娘对你的婚事没啥意见,都由着大姐和你姐夫给你做主。”

刘月琴顿时定下心来,又见刘氏的神色有些微异样,便问道:“大姐,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刘氏定定神,“没事,不过是吵了几句嘴,你的事大姐都放在心上呢,不会让你委屈的。”

“大姐说啥呢?要不是有你在,我现在都不晓得是个啥光景,哪里还能委屈了呢?你没瞧见,我都长胖了许多吗?”

刘氏笑了笑,之后就和郑丰谷一块儿吃起了新端上的粥食,关于今天去横山村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夫妻两都没有再多说一句。

到傍晚的时候,刘氏借口今天有些累了,把刘月琴和云萱两人打发到前面食肆里,然后拉着云萝躲进了屋里。

云萝看她坐立不安、支支吾吾了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就主动问道:“娘,你要跟我说什么?”

刘氏走到门口往食肆那边看了一眼,又走回到云萝面前,皱着眉头叹气道:“今儿我和你爹去横山村,才刚说了你姨定亲的事,你外公就说再不会管你姨的事,还说,还说家里一文钱的嫁妆都不会给你姨置办。”

云萝诧异道:“你们过去又不是问他要小姨的嫁妆。”

刘氏愣了下,是啊,她今日回娘家是去告诉爹娘小妹定亲的事,并不是问他们要嫁妆呀,怎么爹竟是一开口就说到了嫁妆上?虽然她心里可能也有点那意思,不然的话,不会在听到爹说出这些话来的时候,心里那么不舒坦。

她不知不觉的就想偏了,察觉不对连忙回神,交握着双手呐呐说道:“娘不是要跟你说这个,而是……而是你外公家既然不给你姨准备嫁妆,总不能让你姨就那么光呼呼的嫁出去吧?”

云萝明白,“你想给小姨置办嫁妆?”

“嗯啊,我是这……这么想的,多少置办些,不然不好看。”

“哦,家里钱不够?”照理来说,应该不会啊,只是给刘月琴置办几样嫁妆的钱,家里应该是不缺的。

刘氏听着她这么问,也是一愣,缓了半天才呐呐的问道:“你……你没意见?”

云萝也奇怪的看着她,“我能有什么意见?这种事情你和爹商量着决定就行了。”

母女两面面相觑,半晌,刘氏忽然失笑,倒是她自己想多了。

她只是觉得,世道规矩,当姐姐的给娘家妹妹添妆再正常不过,可要出钱置办全幅嫁妆,却总是不合规矩的,传了出去也要被人说道,所以潜意识里就先心虚了几分。

况且,田地和食肆虽收获不少,但家里大笔的银子却全是小萝挣回来的,虽然她一点不私藏全交到了爹娘的手上,但要花用到这些银子的时候,刘氏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先找她商量。

但回过神来,她自己也明白,云萝既然把银子都交给了她,那就是给她的,不管她想怎么花,都不会有意见。

云萝拍拍她的手安慰道:“娘你就是想太多,银子给了你,你只管放心大胆的花用就是,不论是买吃的穿的用的,还是给了别人,甚至是扔水里打水漂,都由着你自己高兴。”

刘氏点着她的额头,笑骂道:“又胡说,你当那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呢,还打水漂?”

不过这么一闹,刘氏的心情也彻底放松了下来,不再去想娘家的糟心事和糟心爹,选定二月二十的日子送去郑贵家,然后忙忙碌碌的为妹妹置办起了嫁妆。

刘月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人又不傻,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又气又羞又愧疚,不住的让刘氏不要准备那么多东西。

刘氏安慰她,“扳着手指算一算,小萱在家的日子也没有许多了,你就当是让大姐先练个手吧。”

刘月琴既惶恐又感激,她如何能跟小萱相比?

日子迅速的进入了十二月的下旬,离过年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刘氏在忙着给刘月琴置办嫁妆,忙着缝制新衣新鞋购置年货,还有三四天,就连书院也要放假过年了。

这天半上午,食肆里正在忙着清理收尾的工作,李氏突然上门来,“二弟,二弟妹,这是还忙着呢?”

刘氏和郑丰谷对视了一眼,然后擦着手站起来,“大嫂,快进来坐,就是这屋里乱糟糟的,也没个落脚的干净地儿。”

李氏并没有进来,而是站在门口与刘氏说话,“早知道你们还没忙完,我就迟些再过来了,倒是打搅了你们忙活。”

刘氏笑了笑,“也没啥好忙活的,就是一天天的瞎干,大嫂你今儿过来是有啥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们往常来来回回的经过食肆门前,也没停下来说过几句闲话,今天却特意登门,所为何事刘氏心里也有些猜测。

果然,她听李氏说道:“这不是我家文杰要娶媳妇了嘛,昨日刚定下来,我今儿趁着空闲就过来知会你们一声。日子定在腊月廿八,你和二弟到日子可千万不要迟到了。”

虽猜到了,但刘氏还是适时的露出欢喜表情,“这可要提前恭喜大哥大嫂了,不知文杰要娶的是哪里的闺女?”

李氏脸上的容光更灿烂了,拿帕子半捂着嘴笑了两声,说道:“是镇上屠家二房的小姐,在姐妹中排行第六,小名六娘,人都喊她一声屠六小姐。”

谁说她家文杰就一定会娶一个上不了台面的穷酸丫头?没了他余家四小姐,这不是还有屠六小姐吗?那屠二爷在屠家的地位可比余三爷高多了。

庆安镇顶顶有名的三个家族就是金、余、屠,皆因为这三家虽是商户,却因为出资分担书院的花销而有资格让家中子弟读书科举,即便是刘氏这样一年都去不了几回镇上的乡下村妇都因为家里有个读书的儿子,而对这三户人家有所耳闻。

而既然能被叫一声屠六小姐,那肯定就是出自那个屠家了。

刘氏不由得惊讶万分,她看着李氏这些日子来为长子的婚事闹得焦头烂额,迟迟都挑不到中意的儿媳妇,却没想到临到这最后的关头了,却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刘氏脸上的惊讶过于明显,却成功的取悦了李氏,自被余家公子带人打上门来后就萎靡的精神也重新振作了起来,甚至是气焰更加高涨,挺直了腰杆,自觉再不用畏惧余家的财势。

“六娘虽出身富贵,是在金银堆里被娇养着长大的,但最是个爽利可爱的性子,我一见就喜欢上了。”李氏笑着说道,“第一次正经见面,她就送了我一对赤金的手镯,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把预备着的金钗拿出来,不过她倒是一点都没有嫌弃见面礼简薄,还当时就让丫鬟给她戴上了。”

见刘氏的目光落在了她的手腕,她脸上的笑意更浓,摸着金镯子假装抱怨道:“这大金镯子沉甸甸的压得我胳膊酸,都是六娘硬要我戴上,还说配我正好看。哎呦,都多大年纪了,还要啥好不好看的?”

刘氏讪讪的陪着笑,她刚才其实是在想,这大冷天的,大嫂露出两截光溜溜的手腕,看着就觉得冷。

“廿八的日子,那我和孩他爹早几日就会过去。”侄儿要成亲,郑丰谷和刘氏作为亲叔亲婶可不能等到了日子再过去坐席,他们得早几日就去帮忙,洗涮洒扫、布置新房,家里要办喜宴,还得提前几日就预备酒菜,可有得忙呢。

李氏听了却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不用,到了日子,你们直接过来吃席就行,那些琐碎事,我专门从镇上请了人来做,长辈们谁都不用动手。”

刘氏愣了下,“咋还这样讲究呢?”

李氏叹息,“啥讲究?我还担心这样都委屈了六娘呢,毕竟是那样玉团儿似的金贵人儿,我家的条件且不说,婚期又定的这样急。”

刘氏一时也有些分不清李氏这是真的有那么点发愁,还是在变相的显摆。

这是妯娌十几年来,李氏第一次如此热情洋溢的拉着刘氏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但在刘氏看来,她更像是在借此发泄这两个多月来的憋屈和受到的无数嘲笑与冷待。

看着李氏告辞又转身去了老三家,刘氏轻轻的叹了口气,回头跟郑丰谷说:“不是我说道亲侄子,但那屠家也不可能不晓得文杰的事,咋还会把女儿许配给他呢?”

郑丰谷皱着眉头,也是想不明白却又管不了,只能撇开不管,转而和刘氏讨论起了该准备些啥礼。

他们是郑文杰的亲叔婶,除了送上一份体面的贺礼之外,还得另外再给新媳妇准备一份见面礼。

“二嫂你来问我?我还正想去问你呢。小萱定亲的时候,大哥大嫂给了栓子多少见面礼?你们照着这个数送个差不离的就行了,我家就跟着你们送一样的。”吴氏对于刘氏特意过来跟她商量送礼的事情表示十分诧异,也就二嫂提前了一步,不然她也正想去找她问问送礼的事呢。

此地的风俗,给新媳妇的见面礼是在成亲的当日,来给长辈奉茶倒酒时,而给新女婿的见面礼却是在定亲那天,他拎着礼来拜见的时候。

所以吴氏这么说并没有错。

刘氏却为难道:“那天,大哥他们送了栓子一对笔。”

“一对笔?”

“是啊,那盒子瞧着倒是挺好看的,可我也不晓得那两支笔值多少钱呀?几文钱是一支笔,几两银子也是一支笔。”

吴氏脸色古怪的问道:“你觉得就大哥大嫂那样儿的,会送出几两银子的笔?”

可即便如此,因为不清楚那笔的实际价格,她们现在要给郑文杰的媳妇准备见面礼了,倒是有些不好下手。

吴氏想了想,便提议道:“过两天,栓子不是也要放假回来了吗?你不如去问问他?他是读书人,天天跟这些东西打交道,肯定晓得那两支笔值多少钱。”

刘氏不由得红了脸,“这……这也太不讲究了,我可问不出口。”

其实一般的情况下,不管媳妇还是女婿,得了见面礼后都会跟长辈说一声,也好让长辈们心里有数方便以后还礼,可那天其他人送的都是红封,就郑丰年夫妻两送了两支笔,而栓子也没有仔细的说那笔究竟值多少钱。

刘氏心里有些猜测,大概、可能、或许那两支笔真的不怎么好。

文彬下学回来的时候,刘氏还在为这个事情为难纠结,忽然看到大儿子有些奇怪的表情,不由得问道:“你咋了?”

“嗯……娘你想知道大伯送给栓子哥的两支笔值多少钱啊?我晓得呢。”

刘氏顿时精神一振,“你晓得?快跟娘说说。”

这要是换一个人,文彬怕是难以启齿的,可面前是亲娘,他自然就没有太多顾虑,当即就说道:“那天在家里,栓子哥虽然藏得快,但我好歹白用了他的那么多笔,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两支笔分明是他做的。因为手艺还不到家,用久了就会掉毛,放在铺子里只需要十文钱,不过那盒子倒是挺好看的,应该也能值个十来文钱。”

刘氏惊得目瞪口呆,旁边听了一耳朵的郑丰谷也有些怔愣。

虽然都说不拘多少,就是个心意,可这也太少了吧!

而且,还那么凑巧的,正好就是栓子自己做了放在铺子里卖的笔。

回过神,郑丰谷也不由得黑了脸,因为大哥一家,他在未来女婿那儿可说是把老脸都给丢尽了。

文彬又说:“我前些时候还听见大哥在跟人说,说我家太小气了,他考中秀才后也只送了一锭不值钱的墨,还比不上一个远房的表侄子。”

刘氏气得手发抖,“他真这样说?那墨咋就不值钱了?花了整整一两三钱的银子,连你都没给买过这样好的墨呢!”

文彬见把娘给气着了,家里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大好,便有心转移话题,“我哪里需要家里买?姑婆、姑丈、金公子还有大管事送的快要藏满一匣子了,我都舍不得用呢。”

又目光在屋里环视了一圈,忽然问道:“三姐呢?天都快要黑了,她怎么还没回来?”

被文彬这么一提,其他人也注意到了云萝到现在都还没回家,不过他们似乎并不很担心。

“一大早就和虎头往山上去了,她从小就在山里跑,怕是比村里还要熟悉,再等等应该就会回来了。”

云萱的话音刚落,就见郑满仓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二哥二嫂,小萝她……她扛了两头大野猪下来,哎呦妈呀,全身都是血呀!”

屋里的人都霍然惊跳了起来。

等他们慌慌张张的跟着郑满仓跑出去在村里见到人的时候,小胡氏正抓着虎头用力的捶。

“你自己胡闹也就算了,还带着小萝一块儿,我让你胡闹,我让你胡闹!这么不怕死,我还不如现在就打死你算了,也省得你还要连带着祸害妹妹!”

虎头抱着脑袋,那么大个小伙子整个人都缩成了一团,偏偏动作还依然灵活,被抓住了衣角也能不停的躲避来自亲娘的爱的捶打。

胡氏举着个大扫把在旁边掠阵助威,“打!给我狠狠的打!混小子真是一天不打就要作怪,山上积雪未消你就敢带着妹妹去猎杀野猪,这么能耐,你咋不上天呢?不要停,接着打!”

她正在扫院子呢,听人跑来说兄妹两个满身血的扛着野猪下山来了,慌得拎着扫把就跑了出来,此时正好成了威力巨大的武器。

云萝默默的躲在野猪后面,emmm……有点可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