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十一章 大别山

2023-03-03 作者:夕云恬淡

朱元璋随着常遇春上大别山,两人一路相谈得非常愉快,常遇春越发觉得这个朱元璋不是普通人。

山路崎岖,他们至下而上,因为春天刚过,夏天渐来,周围草木生长十分旺盛,一片绿绿葱葱,让人心旷神怡。

山脚处皆是高大挺拔的杉木,生长十分茂盛,青翠可人。再前进一段则是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枝干苍劲,遮阴避阳,轻松凉爽。树下则是各种野花,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随风飘扬,让人眼花缭乱。

再往上,草木渐稀,奇石林立。往对面岩壁上看,景观迥异的峭壁间陡岩上一棵黄山孤松饱经风霜,傲世独立。

快到山腰处,一片浩瀚竹海映入眼帘,一阵清风拂过,竹海波浪微动,在阳光下,分外震撼人心。

再抬头,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与蓝天骄阳相呼应,让人不敢直视,但又心生向往。

“遇春兄,山上果然好风光啊!”朱元璋被这美景所震撼,不禁感叹道。

“此山名为大别山。相传源自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年少时游历今天下,见识过的诸多名山大川。当他登上了大别山主峰后,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不禁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常遇春向朱元璋自豪地解释道。

“大别山!此生不愧于这名字。”朱元璋也称赞道。

“元璋兄,如果你在这山上待上一年,估计舍不得下山咯。”常遇春见朱元璋陶醉的神情,爽朗一笑。

朱元璋转过头对着常遇春惊喜地说道:“还能更美?更动人心弦?”

“春天野花盛开,草木初生,松挺竹伸,百鸟齐鸣;仲夏林木葱郁,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松竹纷落,枫叶如火,硕果累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这是大别山四时之景。”常遇春闭上眼睛,回味道。

这时,林海微起波澜,疏影飘忽。

“遇春,有客人来?”从竹海走出一仙风道骨,发须皆白的老者。

“师傅,徒儿下山遇见元军抢劫残杀平民商队。心有不忍,便追上去为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报仇!遇到这位朱兄弟,他一人独战九名元贼,豪气冲天!徒儿甚是佩服,就邀请他上山来痛饮一番。”常遇春回身俯身抱拳,向老者行礼。

“晚辈朱元璋,见过前辈!”朱元璋也刚赶忙抱拳行礼。

“朱元璋?”老者喃喃一念。

“朱小兄弟果然豪气过人!进林子坐坐吧。”老者微微一笑,邀请道。

只是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什么了,眼神有些飘忽。

“多谢老前辈!不知怎么尊称老前辈。”朱元璋继续抱拳问道。

“老夫姬一问。遇春,你好好招待朱小兄弟。老夫突然想起一事,先回屋了。”老者对着朱元璋一拱手,接着吩咐常遇春。

“好,师傅。我一定好好招待朱大哥。”常遇春答应道。

“老前辈有事,尽管去忙吧。”朱元璋也回礼说道。

夜晚时分,月明星稀,月光撒在竹林深处的一处竹屋院落中。

月下,两人正在畅快痛饮,交谈甚欢,只叹相逢恨晚。

这两人正是朱元璋和常遇春,朱元璋游历近千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常遇春久居山林,不常出门,也十分乐意听朱元璋讲他游历的所见所想。

“我快到濠州城的时候,遇见一善良大方的老大娘,她不仅无偿给了我水喝,还送了我一些干粮。以前我总认为,这世道混乱,人心或许已经崩坏。但见到了大娘后,我才明白,乱世之中,也还是有一些坚持本***善待人的人的。不管他们曾经经历什么,他们都不会彻底迷失,做出那些道德沦丧的坏事的。”朱元璋回忆起那个叫“刘四月”的和蔼大娘。

“但后来我又在濠州城见到丐帮之中,那些人渣的所作所为!他们拐卖孤儿,再将他们弄成残疾,好派出乞讨能有个好收入。如果一天乞讨的钱数不够他们的定量,又动辄打骂!更有甚者,杀死孩童的亲生父母,再抢走他们的孩子!”朱元璋又想起庐州城那些丐帮匪徒,气得一拳头锤在石桌上。

“这世间还有这等事?如若让我见到,我必定一枪一个,一个不留!”常遇春闻言不大动肝火,狠狠地说。

“我借助世族的力量帮那群小乞丐重新获得自由,让我明白了。世族不全部都是欺凌弱小,残害百姓的人渣毒瘤。其中也有一些良心未泯的人,借助他们的力量,也不是不可。”朱元璋回忆起一个人,不禁微微一笑。

“小乞丐中有一个叫毛骧的小兄弟,他的一番话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现在这个世道,对付坏人我们比他们要狡猾更狠!这样才能保护那些善良的人不受他们迫害威胁!”朱元璋眼神阴骜,缓缓地说道。

“朱大哥说得不错,我也一直在这样做!来!朱大哥,当痛饮一碗!”常遇春也咧嘴一笑,举起酒碗。

“好!干!今晚,不醉不归!”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话,深感酒逢知己,举碗对碰。

“我!朱元璋自当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能安居乐业,过得幸福美满的太平盛世!”已经醉了的朱元璋,爬上石桌,仰天对月大声说道。

“好!我常遇春也自当持枪为天下百姓扫出一片光明前途!朱大哥!千万别忘了要带上我!”常遇春说完趴倒在石桌上,喃喃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