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五回 借赈灾善人劝教子 助分粮孺子明大义

2022-12-16 作者:听赁贤者

第二天一大早,小松龄敲着铜锣,走街串巷吆喝:“分大米喽!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大哥大嫂们!无米下锅者,都上俺家分大米喽!”

他一边敲锣,一边吆喝,见了人该叫什么叫什么,很有礼貌,小嘴甜的抹了蜜似的。他头里走,人们在后头夸奖:“看人家松龄,又聪明,又懂礼貌,真是个百不挑一的好孩子!”

“都是蒲老先生行好积德教育的好!谁能比?咱庄里富户多着哩,这灾荒年,谁舍得一粒米?可人家先分了粗粮,如今又从江南买来大米分给咱们!”

“从江南运米来,得花多少运费?他老人家这回花销大啦!”

“人家的钱也是血汗挣的呀!大米白白分给咱们,能好意思去领吗?这回饿死也不要了!”

“你这就错了,救济你不要,岂不是辜负了蒲先生一番心意,叫我说,既然没吃的,给咱就要,咱们不是种上秋粮了吗?秋天收了,加倍偿还!”

“到时候就怕人家不要,咋办呢?”

“好办,给咱就要,还他不要,拉倒!”

“你这人说话不讲理,你家里不也有多年陈粮吗,为什么不跟蒲善人学?拿出来救灾呢?”

“救灾?你没看见他腋下夹着袋子吗?八成也想去分大米呢!”

那人恼羞成怒,大声道:“就你们该吃香喷喷的白米饭?我也想尝尝鲜嘛!”

“你去也是白去,蒲善人一粒也不给,”

“我们沾亲带故,不信他不给点面子?”

“蒲老认人不认亲,不信,你去试试,小松龄这一关,你就过不去!”

感恩也好,秋后还粮也好,那都是以后的事。眼下吃饭是天字第一号大事,不管蒲老先生的大米是花多少钱买来的,反正是为了救活全庄穷人的命,有谁能饿断肠子拉硬屎,不去领米吃呢?于是,人们纷纷拎着粮食袋子,欢天喜地的涌进蒲家四合院里来了。

分米的架势早已摆好,天井中央放着个大笸箩,旁边,放着量粮食的‘升’、ˋ撇子ˊ(量粮用具,一撇合五升),笸箩外还有一只‘斗’,是为人口多的户准备的。

北方人世世代代靠高粱、玉米填肚子,有些人有生来头一次见到雪白透亮的大米,馋的直咽唾沫。

小松龄站在笸箩旁边,严阵以待!黑玛瑙般的大眼睛,认真地审视着每一个挣开布袋准备装米的人。

打头就是那位自称和蒲家沾亲带故,家里有存粮的人。他看看正忙着的蒲敏吾,又瞅瞅小松龄,满脸堆笑:“来,先给我分上。”

“不行!”小松龄大喝一声,劈手夺过他撑开的布袋扔到一边:“你家有的是粮食!”

“我的粮食都卖给灾民了。”

“是呀,抬高粮价,发了横财!又想来吃不花钱的米,你当我不知道?粮食里掺沙子,坑了多少人,你还有良心吗?快走,我看见你这种黒心肝的人就恶心!“

“你小小年纪,就六亲不认!表叔不跟你一般见识。敏吾哥,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可是你表弟呀!多少给我点让我也尝尝新鲜……”

“少废话,我老姑还不是被你活活饿死的,你守着粮食饿死娘,还是人吗?”

众人暗暗发笑,有些人本想帮着小松龄数落他几句,可当着蒲敏吾的面,谁也不好意思开口,只悄悄发出一声声冷笑。

那人被小松龄一通数落,觉得下不来台,只好频频使眼色向蒲槃求援。见蒲槃只顾着挖米,不理睬,打讪说:“敏吾,我走啦……唉!让你表弟怎么出你家大门呀。”

蒲槃头也不抬,扔给他一句不凉不热的话:“没工夫送,你怎么来,就怎么走吧!”

又一个人撑着布袋口凑过来。

小松龄显得十分亲热,很有礼貌地问:“三叔,你让墩头哥上学念书吗?”

三叔喜得合不拢嘴:“小三呀,分了米有了吃的,再不用他漫山遍野剜菜啦,念书不花钱,能不让他上学吗?”

家里有学龄孩子的人,都喜欢得不得了,又怕小松龄问到自己不好意思,于是都说:“蒲先生管着咱一家人吃饭,还管着孩子念书,上学不花钱,开天辟地哪有这种好事?小三,你放心,只要学堂开学,我们都送孩子去。”

下一个撑着布袋过来的,是一个蓬头垢面、衣着破烂,满嘴里喷着酒味的中年男子。他一过来,浑身恶臭熏得人都纷纷闪开。

看到他一双脏兮兮的手,撑着条黑乎乎的布袋口伸过来时,小松龄一阵恶心,吐出唾沫道:

“不分给你!”

“为什么?我家又没存粮。”

“你好吃懒做,领了米去换酒喝,我家这米是救灾民活命的,不是让你去醉生梦死的!”

“好家伙!”那人恼羞成怒,一下推开他:“你爹让我来分米,你却不给,这家是你爹当,还是你这个屁孩子当?”

“我当,”小松龄毫不畏惧,干脆跳进笸箩里,坐在升口上:“我说了算数,就是不能分给你!”

那人没法,只好向蒲槃求援,大叔:“家里老婆孩子饿着肚子等米下锅哩,我从今往后不喝酒了还不行吗?”

蒲槃道:“你说话算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