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166 一万亩

2022-12-12 作者:王婆种瓜得豆

“不可以!府城的官兵也不是废物,还有这么高的城墙,你当真一点也不怕暴露之后连累家里?

再说但凡是三十二皇子名下的家产,等被抄的时候,都会被抄出来的,我估计前来抄家的官员,至少是上面跟省府的,台甫府的官员,还不够格。

虽然查抄出来的钱财可能会归公,但查抄出来的粮食,是一定会安抚当地百姓的,这是平息民愤的惯例。再等等吧,应该不会等太久的。”

熟知官场规则的柳玉清,当即拽走了小满,没人的时候这才低低的劝起来。

柳玉清之前猛然看到挂着的那些尸体的时候,就忍不住的发寒,若是昨天晚上小满被抓住会怎么样?这样的念头,玉清简直不敢去想。如何还能让小满再以身试险?

韩小满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最近怎么总想着打劫了?还有这赈灾的粮食,怎么还发不到百姓手里?

“诶,没见到也就罢了,见到了,真的是有些难忍受,如今想来,宁阳的百姓,还是幸福的,摊上吴培海那样的好官。”

“庆武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要名声的,吴培海这样的地方官员,还是很多的,首辅内阁提拔地方官员的标准,就是当地百姓的评价。

只不过皇子皇孙的封地,另当别论,谁都知道皇上巴不得天下财富尽在李家子孙手里,如今文臣跟皇家之间,相互抵制的厉害。

这一次的加赋百姓,明显的还是文臣们不敌皇上的贪念。老师这一次在山寨私底下偷偷跟我说过,若是可以,他们想在皇上死的时候,从里面挑出来一个襁褓中的孩子登基。

这样,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休养生息。可惜的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皇上在死的时候传位给了太孙,而四王爷紧跟着就举兵造反,打了四年都没有分出胜负。谈何百姓休养?

生在乱世,我们能保全家人就难得了,你呀,打劫还上瘾了呢!”

玉清透露的事,已经是谋逆之事了,但若非小满心心念念的要解救百姓,柳玉清真不打算说的。

韩小满顿时瞪大眼珠,靠,架空皇权?

这一招在前世明朝的时候,那些臣子们干的挺多呢!那张居正不就是无冕之皇么?

不过这事风险挺大啊!那被架空的小皇上一旦长大,但凡有点脑子的,想的肯定的夺权。

切,想太远了,若是真能将皇上架空,就不会出现玉清前世里面的遭遇清君侧之战了!

两人离开了台甫府,换了下一个县城,倒是心情好了不少,物价水平稍微高一些,粮食更是没有翻十倍,而是涨了两倍。

有了台甫那边的对比,韩小满顿时感觉这边的粮食太便宜了,而且这边的县城离于家村不是很远,索性就在这买了不少米面,也买了不少种子,雇了三辆马车往于家村送来。

“咦?我怎么感觉,今天忽然间就没了流民似的?”

韩小满跟玉清旺财一起坐在马车里面,忽然间发觉,从台甫到这边县城,再到于家村这一段路,真的一个流民都没有见到了!

“这么长时间下来,应该是该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就是自家有田地的村民了!”玉清解释起来。

“少爷,夫人,那些没有吃喝的流民,都被安抚了,昨天临晚,赈灾的粮食就到了县城,当时就安排了不少流民。

这一次布政使大人亲自安排人押送粮食到我们县城的呢!要不是这样,今天你们就是再花多少钱,我们也不敢跟你们出来呢!”

外面一个马车师傅,心情不错的插话起来。赈灾粮食到了县城,虽然安抚的是那些没有吃喝的流民,但自家也得了好的。

最起码没了这些流民,自家的马车也敢出来挣钱了不是?

韩小满跟玉清互相对望一眼,都明白了,台甫府城的赈灾粮食,被人侵占了,能被什么人侵占,除了三十二皇子跟知府合伙侵占,没谁有那个胆子!

等吧,等的三十二皇子被查抄了,自己才能放心离开。

于家村的村民们,这个时候也得知了流民被安抚的事了,各家各户再也不躲躲藏藏的,而都出来了。

再次看到韩小满夫妻两人给他们村里买来这么多粮食,都激动的跪了下来。

“村长快请起,使不得,使不得!”韩小满夫妻两人见村长带头给他们下跪,顿时过去搀扶他们起来。

“村长,如今流民被安抚了,大家也可以安心出来做活了,我不但买了这些米面,也买了一些种子,如今干旱好了一些,你们暂且多种种这些蔬菜瓜果,别让田地就这么荒着。真正到天冷了,再铲了这些种冬麦吧?”

“可使不得,使不得,会坏了田地的!”村中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人站出来阻止村长。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老人,便是村里所有的村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不好意思说,毕竟这对善心的夫妻,给了村里不少的帮助。

村长也顿时讪讪的看向韩小满夫妻:“估计天气也热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们再等等吧?”

韩小满笑笑,自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这么多种子,近乎两马车的种子,就是怕不够的,结果村民们根本没有上溪村下溪村人的胆识跟魄力。

好吧,那这些就自家栽种吧!

赈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原本空了一半的村子,到了晚上,就有不少佃户结伴回来了,每人身上都背着发放的赈灾粮食。

“韩大小姐,这是一万亩的田锲,我们乡镇不少要走的地主,这一次卖的价格也很低,还有不少村民也卖了一些,凑了一万亩。”

当于大勇拿出来一万亩田锲的时候,韩小满还是吓了一大跳的,怎么会这么多?自己只给了于大娘家一万两银子啊?

“呵呵,现在的田地不值钱,以前一亩田能卖七八两,现在的田地,一两银子都卖不动,谁都看出来,来年的夏收肯定是不行的,要不然这个时候的冬麦早就种下去了!

那些地主被佃户袭击的怕了,都想变卖了田地,赶紧离开这边,叫我说也是活该他们这样倒霉,谁叫他们往日里,那么对待佃户的?”

于大勇买地主家田地的时候,故意压价了,谁叫他们着急逃出去的?尤其是现在佃户们陆续都回来了,等佃户吃完了赈灾粮食,没有吃的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肯定还是地主啊?

再想到从前自己爹在隔壁村子的那个地主家干活,折断了腿,地主也不管的,于大勇自然愿意看到地主都倒霉。

甚至在百姓眼里,流民袭击地主,都是活该,要不然怎么连官府都不管的呢?

韩小满嘴角抽搐,没有看出来,于大勇这老实人,也不是真老实的,下狠手压价的时候,还真能下狠手。

“那这样的话,我这一万亩就都交给你管理了,这些蔬菜瓜果的种子,马上就找回来的佃户栽种下去,前期花费不论多少,都从我这垫付上,包括他们吃喝的费用。

等田地出效益了,你再跟佃户们商谈具体分成,不要让佃户们没有盼头,最起码能让他们一天吃饱三顿饭,年底还能有结余。

给你个目标,能让租种我田地的佃户,六口之家一年结余六两银子。相当于每人每年结余一两银子,不论男女老少。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单靠栽种一年两季粮食,怕不能达到,现在天这么热,又不能种冬麦,就先试着种种蔬菜瓜果,看看吧!

你不要劝我,也不要担心,哪怕亏空,我也有能力承担,我另外再给你五千两银子,你拿着看着操办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