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百一十四章:必让尚武之风蔚然

2022-11-01 作者:煌煌华夏

“行了,既然章程已经定好,那就开始吧。”

皇帝一声令下,这堂第二届的大明宗勋比武大会就算正式拉开了帷幕。

演武场内五十名摩拳擦掌的大明健儿皆互相对视后,迈步走向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此次比武的第一项比试:射靶!

“上一届的元魁,朕记得,是高煦吧。”

听到朱允炆的话,朱棣忙要起身,就见朱允炆伸手:“今日就别那么拘谨了,这不是朝堂,都坐着说就成。”

“劳陛下挂怀,确实是犬子。”

朱允炆便笑看朱棣身旁的楚王朱桢:“孟炯今日也参赛了,六叔心里有把握吗?”

后者微微摇头,苦笑:“臣是事事不如四哥,教孩子这方面也差得远咯,依臣看,今日这堂大会,高煦侄儿的机会还是最大的。”

“四叔家高煦、高燧;五叔家是有炖、有燻;六叔家的孟炯;朕的弟弟允熥、允熞加上以大欺小亲自上阵的辽王叔,咱们宗亲方面,这回说什么也得争口气啊。”

说到最后朱允炆乐了:“若是可行,朕都手痒的想要下场试试。”

当然,这话也就是玩笑说说,朱允炆也知道自己要真是亲自下场,那就是玩赖了,谁敢赢他啊,他要是射箭的时候拖了靶,谁还敢中靶?

朱允炆最痛恨的就是看单位里领导们之间打乒乓球!

观赏水平让人作呕。

观礼台上气氛融洽,但是比武场上的火药味可就浓的狠了。

前四项都是各凭本事,朱高煦一马当先,连斩四项第一,豪取十二分,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瑄以十一分紧随其后。

而等到第五项摘缨的时候,武勋则完全团结在了一起,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团团围住朱高煦,任由耿瑄击败一众军中好手,先登姿态上得高台,摘缨击锣。

“这不是玩赖吗?”

观礼台上,朱榑咋咋呼呼的喊道,然后就看见朱允炆的目光扫来。

朱榑跟他身后的朱贤烶都吓得哆嗦了一下。

“逆子!”

长兴侯耿炳文气的须发皆张,向着朱棣起身躬礼:“老夫教子无方,竟使出如此手段,回头必打断他的腿。”

朱棣忙站起来还礼,不还不行啊。

耿炳文胸前挂着一块晃眼的金质勋章呢,皇帝都不受他的礼,他哪里敢受:“老将军折煞俺了,犬子高煦不过莽夫,夺不得缨也是他自己没本事,这与令公子有什么关系。”

“耿老将军勿要羞恼。”

朱允炆这时也搭了句腔。

“高煦不知藏拙,锋芒太露,也不知道团结帮手,吃了这个亏,倒也是好事。”

皇帝开口定了调子,两人便也不再客套,朱棣等着耿炳文落座后才坐下,而后瞥了一眼演武场上在那气的原地暴跳,骂骂咧咧的朱高煦。

老子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脑子的玩意!

摘缨之后便是献宝,两个口袋近五十只候鸟齐飞,朱高煦明显受到了方才痛失缨盔的影响,两次弯弓都没能射中,反倒是那耿瑄,不急不缓,屏气静心之下,一发得中,忙上前拔下箭矢,双手捧着猎物跑上高台。

“末将耿瑄,献宝物与御前!”

耿瑄低着脑袋,双手将候鸟高举过顶,激动地浑身战栗。

元魁!

余光不经意间就瞥到了不远处的老爹,心里顿时吓了一跳。

老头子看起来,似乎很生气的样子?

完了完了,看这架势,回家要挨揍啊。

心里的喜悦之情顿时去了大半。

正悲喜交加之际,只觉头顶阳光一暗,微微抬首又吓的忙低下头,身子躬的更深三分。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允炆走到了近前。

“你很不错,头脑冷静,心思缜密。”

手上一轻,耿瑄听到朱允炆的声音,心里早已是一片空白,什么悲喜交加早跑的一干二净,只剩下满腔的激动。

“御前献宝,是末将的荣幸。”

朱允炆看了看被射中的候鸟,后者早已死透,鲜血染了自己一手。

双喜捧着一个托盘走过来,朱允炆便将候鸟放上去,却并没有在金盆里洗手,就这样用满是鲜血的手拿起那束金腰带,亲手给耿瑄盘到了腰上,并将染血的玉佩挂到腰带之上。

“你要记住,只有鲜血,才能点缀我大明健儿的荣耀!”

耿瑄激动的再也不能自持,扑通一声匍匐于地:“陛下教诲,末将终身不敢忘,假日必为我大明血战沙场,死不辜恩。”

“去吧,下去接受属于你的欢呼。”

朱允炆话音一落,身后的双喜便尖声唱名。

“本届宗勋比武的元魁,中军都督府都事耿瑄!”

演武场内外,上万京营兵顿时一片齐声大吼:“耿瑄,威武!”

等到耿瑄退下高台后,朱允炆听着耳畔一阵阵欢呼声,也难免心潮澎湃起来,伸出双手下压,顿时天地一片寂静。

提起一口气,朱允炆朗声高歌。

“看,银装素裹,层林尽染;

看,大明儿郎,竞争魁首!

赞,少年风华,气盖河山;

赞,手持吴钩,可搏公侯!

壮哉我大明少年,英气冲天;

壮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朽!

今日比武盛会,看到我大明健儿不缀武艺,骑射步战具精,朕,很开心。

朕希望我大明的儿郎能够永远怀揣一颗好胜的心,多习文韬武略,保境安民,开疆辟土。

不坠祖宗威名,不使子孙蒙羞。

朕今日在这里看尔等比武,将来尔等上了战场,朕也会看着尔等杀敌,朕永远与尔等同在,守土开疆、并肩作战!

只要日月山河还在,则我大明江山永在!”

万人皆挺胸抬头目视朱允炆,齐声怒吼,惊雷炸响。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炎炎大明,绝不坠汉唐雄风!

巍巍华夏,断不忘祖宗余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