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百九十三章 终极BOSS

2022-11-01 作者:浪子刀

这会产生3个严重的后果。

1、欧洲实体经济贷款的难度更大,资金流日益趋紧,呈现实体经济的货币紧缩和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的两个大趋势;

2、欧洲金融业对华尔街的威胁度急剧上升;

3、美国要对欧洲出狠手了。

中国这边因为缺乏足够的金融业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吸收资本,就产生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况——1、中低端产能过剩和投资泡沫化;2、资本向海外流动。

这就是华银财团在2012年连续发起3个世界级并购的原因,巨量的货币宽松政策在4万亿后期,在国内已经缺乏足够的投资项目。

当然,2011年的提前紧缩还是有效果的。

整个2012年财年,华银财团的净利润相比2011年增长了17.3%,而A股在跌到谷底后,也从去年6月份开始快速反弹,资本再度向股市溢出了。

好吧。

徐腾承认,他在操控股市,没办法,从保险资金到理财基金,华银财团在国内托管的信托资本和私募基金高达2.74万亿。

在地产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除了股市,这些资本无处可去。

他才不会傻到用国内资本去抄底欧洲,而且,国内的期货市场规模太小,RMB对国际大宗商品期货的定价权比率也太低。

那就只能操控股市了,将股市拉起来,从2013年拉出一个大长线。

好吧,这就是他的身价在2013年11月时涨到5130亿美元的原因,半年时间,A股的华夏500综指被华银财团拉升了30%,他只是负责挑头,将大盘拉起来,后续就是散户和其他中小机构在跟进了。

市场传言,新一届领导要求华银财团为中国经济撑盘了……A股就是这么幼稚,就喜欢这种小道传言。

先有传言,然后就是A股突然全面转暖,不断回升,大盘每一次震荡后,都会继续向牛市发展……所有人都信了,徐腾开始为股市站台了。

对。

大家猜的很对,只要徐腾想救市,那就是几天的事,除非大盘是在4000点以上的高位,只要低于3000点,他都能一手遮天的扛上去。

何况在2012年6月,已经跌到了史无前例的1949点,好吧,这也是华银财团操作的,就是为了将散户挤出局,拿到足够的筹码再拉升起来。

现在,在A股炒股就这么简单,华夏证券对股市综合分析就是你必须要看的,华夏证券说大盘要涨,你就赶快买,华夏证券说大盘风险增加,你就赶快卖。

你非要相信自己的智商,那就是给自己添堵。

柏林凯悦酒店的会议室里,徐腾用了30分钟看完财团的综合年报,总体还是很满意的,通信、智能手机、半导体、面板、存储、新能源、电气及自动化系统的优势项目增长明显,家电领域的增长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网络科技市场,众趣集团上市之后一举奠定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集团的地位,腾讯集团在游戏、广告、ERP软件、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收入增长态势很稳定。

永泰化工并购先正达、华腾精工并购普瑞玛的交易也算是完美的结局。

唯一的问题只剩下华腾汽车收购福特汽车的并购案,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迄今还没有给予最后的答复,理论上来说,美国方面找不到任何反对并购的理由。

所有联席合伙人都看完了各自的集团年报,基本都是很满意的,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几位联席合伙人,恐怕是不能更满意了。

徐腾正准备说两句,忽然收到了白宫方面的一条短信,对方仁至义尽,在正式公布消息之前,提前几天时间通知徐腾,总统否决了华腾汽车和福特汽车的合并案,理由是“尊重美国工业的传统”。

徐腾能说什么呢,耸耸肩吧。

他按了一下屏幕,将这封邮件转发给在场的所有联席合伙人,随即告诉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陈志辛,“答应斯堪尼亚集团开出的条件,今天晚上,你就和大众集团谈判吧!”

斯堪尼亚集团,欧洲七大重卡和豪华客车制造商,正好是弥补华腾汽车目前技术和产品线短板的最佳选择,这个并购最大的难处不是斯堪尼亚集团幕后的银瑞达财团,而是大众集团。

大众集团虽然只持有斯堪尼亚集团36%的股份,却拥有董事会70%的否决权,这就是说,不管其他公司开出多高的并购价码,只要大众集团否决,这个并购就绝对无法通过。

徐腾到底在玩什么,即使是在座的联席合伙人都未必完全清楚,在华腾汽车和福特汽车并购案的最关键时刻,他忽然出招激怒白宫,这是想做什么呢?

很简单,他反悔了,放弃并购福特。

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关键问题还是投资回报率,收购福特集团的好处有3点,1、福特目前的股价很低,徐腾个人估测在2015年左右,福特的股价大致能增长40%以上,主要是石油价格暴跌对汽车产业的增益效应;2、福特集团的福特汽车贷款融资公司是真正的优质资产;3、福特集团的品牌和产品线。

所以,徐腾愿意融资340亿美元收购福特集团,产业整合只是一部分目标,主要还是一个金融投资行为,借钱买股票,然后分拆套现。

光靠并购以后生产汽车,那能赚几毛钱啊。

徐腾在2011年主导的“深化整合”还是很成功的,所以,华银财团现在的负债率是比较低的,多借点钱做一个稳赚不赔的资产投资生意,这也不错。

现在的问题是徐腾决定做另外一个生意,换一个方法赚钱,核心目标当然还是操作股市啦……赚钱快嘛。

这些年,宝福华汽车联盟并非一帆风顺,The-ShunFamliy和匡特家族在德国的合作也不是一直顺利,对于The-ShunFamliy在2008年以后不断增持宝马集团股份的行为,匡特家族的反弹是比较强硬的。

做为回应,徐腾也在扩大和大众公司的皮耶希、保时捷两个家族的合作,这件事说出来就更复杂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真没有永远的盟友。

总之,在大众和保时捷两家公司,在皮耶希和保时捷两个家族的恶斗中间,通过对冲基金的搏杀,华银财团赚的很厉害,并且在大众公司持有24%的股权。

另一边,华银财团乘着2008年的危机,在福特集团持股33%,在宝马集团的持股增加到了27%。

徐腾的计划一直是通过资产运作和股权收购,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他的风格,目前来看,效果不好。

在访问欧洲的这段时间,他和大众集团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探讨了一个秘密协议……华银财团退出宝福华联盟,同大众集团结盟。

这个消息一旦泄漏,绝对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和爱好者的心碎新闻,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没办法,做生意就和卖艺卖身一样,从来就没有多少节操,谁开的价格高,就往哪一边倒,何况华腾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作看似美好,其实也是一言难尽啊。

徐腾到达德国访问时,他仍然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白宫通过白宫幕僚长给他发短信,提前通知“华腾汽车和福特汽车”并购案失败,其实还是想提高要价。

徐腾也是厌倦了,白宫一直将福特并购案拿捏在手里,反复和他谈判,价码越抬越高,好像福特真他MB很值钱一样,真他MB还有什么技术值得华银财团在乎一样。

要不是白宫这么无耻的反复折腾,要不是匡特家族贪得无厌,徐腾未必会很认真的考虑大众集团的提议……其实大众集团也和宝马集团、美国一样,各方都深信中国人搞不好汽车工业,永远要依赖他们。

白宫深信华银财团对福特汽车公司势在必得,而且有政府意图的背景,想要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之类的。

匡特家族牢牢把持着宝马集团的控股权,死活不肯松手,利用双方的技术合作框架对华腾公司的重要性,不断胁迫华银财团支持匡特家族增持德累斯特银行和SAP公司的股份。

做生意,不容易。

徐腾也没有被双方逼到绝路,目前还有谈判的空间,只要他再退一退,这个事就能熬过去。

再过几年,等华腾汽车收购福特完全成功之后,华银财团就能慢慢利用在美国、英国、中国、瑞典四个汽车研发中心和平台,逐步摆脱对宝马集团的技术依赖。

徐腾就是觉得逼厌。

其实,白宫的那些幕僚脑子有病,匡特家族也脑子有病。

华银财团并购福特,或者不并购福特,本身都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整个华银财团已经持有福特汽车公司37.3%的股权,距离控股地位只有最后的13%。

这里面,福特家族基金会也持有福特集团9.3%股权。

哪怕并购案失败,双方只要一起乘着福特股价暴跌,一同联合增持,还是能超过51%的控制线。

对匡特家族而言,整个宝福华汽车联盟的核心其实是华银财团的资本力量,华腾汽车将宝马踢出局,联合大众集团,还是能组成新的华福众联盟。

宝马真要被踢出去,它这些年相对大众集团的各种优势都没了。

退一万步来说,以华银财团的整体实力和对宝马集团的了解,想要挖走宝马的核心技术团队,简直易如反掌。

所以说,徐腾觉得匡特家族和宝马集团脑子有病,就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做生意啊,有时候就是这么逼厌。

这两年,徐腾其实有点挺无奈的,虽说他一直留有备招,但真要被逼到使用备招,感觉确实不那么愉悦,真等他用了备招,那可就是各个方面都郁闷了。

至于大众集团,也不要高估,他们那边也是一团乱。

这几年啊,汽车行业就是又乱又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