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283章 当年恩怨

2022-05-11 作者:桩桩

正值黄昏时分,五月初夏的风温暖怡人。一轮红日远远坠在平原的边缘。甲船上茶香袅袅。如果不看四周挎刀而立的番子,警惕肃立的几位大档头。林一川穆澜坐在谭诚对面,像久别重逢的老友,正在品茗叙旧。

“你们出京早。大概不晓得京城已变了天。皇上借着端午衙门沐休,什刹海节庆竞舸,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同时行动,将许氏一脉的官员都请进了诏狱。头一个请去的人就是太后的亲兄,皇上的亲舅舅许德昭。”谭诚慢条斯理地说着京中之事,“可叹许德昭还是昂着头甩着袍袖去的。估计心里还在盘算着怎么弄死去抓他的镇国将军。太后也亲眼瞧见了,当时还想钓出穆胭脂来,忍着没有发作。估计回宫后会雷霆大怒质问皇帝。”

穆澜顿时笑了。

谭诚温和地看着她笑:“如了你的意。是该高兴。也是许德昭太过嚣张。总以为太后尚在,皇帝外甥不敢拿他怎么样。他也是有拥立之功的。”

他轻叹道:“皇上既然动了手,就不会虎头蛇尾收场。许德昭死定了。”

林一川开口道:“您和许德昭不是一条船上的么?督主就没有一点兔死狐悲的伤悲?”

“咱家一脉的官员,皇上没有动。咱家也篡权,皇上为何不动投靠咱家的官员呢?”谭诚温和地为二人解惑,“当初太祖爷成立东缉事厂,任命司礼监大太监兼任东厂督主。东厂行监督百官之职。最大的作用是牵制锦衣卫。皇上用锦衣卫将许德昭一脉的官员一网打尽,灭了东厂,锦衣卫会一家独大。皇上不会这样做的。最多,削了咱家,换一个他信任的太监。谁又保证多年之后,那位新任督主不会比咱家更恋权?”

“不管怎样。皇上都不会让你再在督主这个位置上呆了。”林一川说得更狠,“您不离京,或许皇帝一时半会儿还动不得你。离开京城,东厂督主就该换人做了。你和许德昭走私违禁品,与鞑子做生意的事证据确凿。在下亲自把这条线挖出来的。”

“咱家不担心。有把柄被皇上捏着。他用咱家岂非更放心?”谭诚不置可否。

如果皇帝这次真要杀他,他也不可能带着东厂大档头和这么多番子调战船追上他们了。谭诚怜悯地看着林一川道:“咱家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让你明白。你恨东厂逼迫你爹,恨上了咱家。没有用的。皇上不会撤了东厂。目前也不会杀咱家。如果回到京城,皇上自会将罪证摆在咱家面前。让咱家服软交权,从此老实做他的奴才。”

“督主其实是想说,能追上咱们,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或许是与无涯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穆澜猜到了谭诚话中的真实意图。

“还伤心吗?”谭诚反问道。

这句反问让林一川也转过脸看向穆澜。

那双清亮的眼眸中透出对林一川的无限歉意,穆澜低低说道:“我还是拖累了你。”

“我说过,我不怕被你拖累。”林一川斩金截铁地回道,“若是怕了,我也不会去救你。”话是这样说,他的心却浮起淡淡的悲伤。他已经把衣带诏当面烧了。他为何还不肯放过穆澜呢?

“林一川。你若闯法场劫走穆澜也就罢了。你怎么就能让京城乱了呢?”谭诚轻叹。

两人同时怔住。都以为无涯不肯放过的是穆澜,没想到却是林一川。

林一川大笑起来,眉眼中透着无限欢喜:“你瞧,原来是我拖累了你。”

穆澜也笑,放在桌下的手中已多出一柄匕首。林一川让京城大乱。他的能力让无涯忌惮。无涯不会让林一川活了。她突然很庆幸。林一川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然,他得多伤心。

“咱家也很好奇。这可不是能用银子就能办到的事。”

好奇的不止你。林一川朝下面的河滩望去。雁行和燕生在番子的虎视眈眈下坐着。他含情脉脉地望着穆澜:“我很听你的话,凡事留一线,握着的底牌没有提前翻开。不然咱们怎么能坐在这里喝着今年新贡的明前春茶呢。”

本就想好要博命了,穆澜配合地嗔道:“什么叫听我的话?我可不知道你有什么底牌。”

夕阳已经沉下了地平线。暮色呼啦啦地从江南淹过来。船上的灯一盏盏亮了。照得下面的江水摇曳生姿。

谭诚的眼神渐冷。他不再说话,无形的威压从他身上散发开来。

林一川璨然一笑:“还记得那天一川去东厂投靠督主。你说,没有林家基业支撑。我林一川不过只是个有经商天份的人才。天下人才何其之多,心甘情愿做督主的狗。为何要一定要用我。”

谭诚记性不差,接口说道:“你答我说,不是每个人才的爹都是林家大老爷。”

林一川深深望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所以天底下只有一个林,一川。”

突然之间,谭诚似想到了什么,眉毛不受控制地抖了抖:“哪一川?”

林一川捏着茶盏把玩着,轻声说道:“一川运河水。一川珠江水。”

一条运河沟通南北。流淌着的不是水,而是财富。

一条珠江河连通大海。舶来之物一船赚十船的金银。

谭诚倒吸口凉气。

穆澜的心卟咚直跳。林一川的是底牌是漕运!

一天时间。大运河数座水闸同时出事,竟无一条货船抵达京城。只有能掌控漕运的人,才能办到。

两人瞬间明白了京城大乱的原因。皇帝在这节骨眼上放谭诚,让他带兵追赶两人的原因。

“天底下只有一个林一川啊。”谭诚重新打量着林一川,啧啧赞叹,“没想到没想到!能让咱家如此意外!”

林一川嘴角动了动,浮起浅浅悲伤:“家父那一年为我取名一川。”

“那一年……发生的事情真多。”谭诚似想到了什么,心情又低落下去。他明白林一川话里的意思。

抱养他那一年,林大老爷坐上了漕帮头一把交椅。林家才是大运河漕运的真正霸主。南北十六行,没有漕运支撑,成不了大商行。林家的豪富不在于南北贩货,更不是田庄出产,店铺上的买卖,而是来自漕运。

而漕运却是和林家生意单独分开的。所以林二老爷只晓得林家的南北十六家商行,眼中只有林家的田庄地产,只有满街的店铺。

林一川脸色一变,将茶盏摔到了地上,轻蔑地说道:“谭公公可瞧得清楚了,这是什么地方!”

见惯了林一川打情骂俏,乍见他一身睥睨天下的嚣张样,穆澜还真不习惯。她起身站在林一川身边,突然有种狐假虎威的荒谬感:“这可是运河!漕帮的地盘!你以为我们随便找条路逃跑?”

远远看到林一川起身摔盏,燕声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拿出只竹管,吹燃了火折子,嗖地一声,烟火从竹筒中弹射而出,在被暮色染透的空中绚丽绽开。

雁行懒洋洋地拍了拍屁股站了起来,想起京中自家老爹还在辛苦为皇帝斗倒谭诚卖命,一时有些意兴阑珊:“真不想回去啊。”

站在四周的东厂大档头和番子们哗地亮出了武器。谭诚摆了摆手:“林一川,你这是想造反?”

“东厂换个人当督主,还是东厂。漕帮换个人当老大,还是漕帮。朝廷上百年来换了几个皇帝,大运河还是大运河。河在漕帮在。”林一川低头看向谭诚,“督主解了惑,可以回京复命了。告诉皇帝,我不想造反。那把椅子我不稀罕。我在意的,他以后也甭打主意。”

穆澜睫毛颤了颤,情不自禁地去看林一川腰间的荷包。他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说话间,远处的江面上燃起了片片灯火。像两条带子横亘在江面之上。

谭诚知道,每一盏灯下都有一条船。目光所及,这上下几十里的江面都被漕帮的船封锁了。东厂的人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一旦开战,东厂这艘楼盘战舰真不够看的。

一叶轻舟从黑暗的江面上出现,顺流而下,顷刻间驶近了东厂的楼船。

“告辞。”看到轻舟上摇曳的灯笼,林一川朝谭诚抱了抱拳,拉着穆澜朝江面跳了下去。

燕声和雁行一看,朝着江边飞奔而去。

接上四人,撑舟人用力一点长篙,小舟瞬间顺水而下。

谭诚望着小舟远去,眉毛急剧地抖动着,突然开口道:“回京城去。告诉皇上,再为东厂另择一位督主吧。”

几位大档头面面相觑,不明白谭诚的意思。

谭诚的身影从楼船上飞跃而下,手轻抽腰带,一柄寒光闪烁的软剑出现在手中。他一跃数丈,将要落在水面上时,手中软剑顺水一撩,身体轻盈如水鸟一般再次跃起。

“督主!”楼船上几位大档头看得目瞪口呆,同时惊呼出声。

曹飞鸠与梁信鸥不约而同跳上了东厂楼船的备用小艇,划着船追了过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