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六十四章

9小时前 作者:姑苏小桥

或许她已经借助孟婆汤忘了往事镜中的事,忘记了雪夜冷酒下那石破天惊的一吻,忘了他们给予彼此的圆满,忘了很多年过去杨府的梨树都成了精,他们还在一起……

他想起自己苦心孤诣,同道祖一局定天下百年,以百年为限保敖寸心平安,延续中原龙脉。

是以, 北宋之后又有南宋。

他在努力着他们的未来,她却已悄悄把一切放弃。

杨戬忽然便想起他为了三妹忍辱负重的那些年。自己独自一人在那条路上走得太远,是否便再也无法找到曾经同行的人?

敖寸心不是不明白才不跟他说话,而是她明白太多懂得太多,却选择了缄默。

那一瞬间他体味到了所谓惊痛,那是一种怎样彻彻底底的失去。

没有误会,不可挽回。

直至后来她选择死亡,选择让自己消散在三界,他想那个性烈如火的敖寸心,从始至终便未消失。

她说棋子本是顽石,被打磨光滑做了棋子,成为他人手上的玩物。但这顽石并不甘心作为棋子的命运。

她说,是我弃了这棋局,所以我不是弃子。

她在他面前消失,唯手中龙珠证明她曾真的存活在天地之间。

——————————————————————————————————————————

小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真君大人把她带到了天庭。

她见到了很多美丽的仙子,英武的天将,见到了很多大罗神仙,却发现这个天庭并没有她的龙女姐姐。

“真君大人,龙女姐姐去了何处?”

每当她问这话的时候,一旁的哮天犬总是在瞪着她,让她不要胡乱说话。真君大人住的神殿实在太空旷太寂寞了,虽然每天来来往往不少人,但她总觉得那里安静得能听到人踩在地板上的回声。

有一天,她在真君神殿的梨花树下数着落下的花瓣,只感叹这神殿里实在太无聊凄清了些。

她一抬头,便见到了长廊上静静站立的杨戬。

“大人!”小虞站起身来惊道。不知他在那处站了多久,看了多久。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梨花便落满一地。”他轻轻地说着,然后抬头问自己“小虞,你是不是不喜欢天庭?”

“也不是不喜欢……我只是……更喜欢人间。”她伸脚划拉着地上的梨花,慢吞吞地回答。

人间有喧嚣的叫卖声,有痴男怨女烟火无数,有她爱看的风景爱吃的佳肴。她喜欢人间。

真君大人的目光深沉,不见悲喜,他对她说:“那我们明日便下凡。”

他说,你便先待在临安城,当初你龙女姐姐给你安排的住处。

她便回了住处,开了花铺。

她变成老婆婆样,混迹在人世间。

都说虞婆卖的花极好,临安城里达官显贵纷纷从她这里订花。

后来“虞婆”死了,接替虞婆的是虞婆的本家小寡妇,虞娘。

她变成各种各样的身份,为了只是固守一处,等着真君大人和龙女姐姐回来。

他们把她从颖王府中带出来,便不会丢下她不管。

她看着真君大人离开,只是回来的是龙女姐姐。

“龙女姐姐!”她高兴地跑去抱住她。

“小虞,你还在?这真好。”

“我一直都在这里,等你们。”她快要哭出来,然后又笑着问道:“真君大人呢?”

“杨戬他……”

“真君大人去找你了,他说会把你带回来。但是现在他自己去哪里了?”

“他……”龙女的神情一时有些忡怔。

“龙女姐姐未见着他吗?”

敖寸心忽然便不言。

她在花铺里精心照料花草,不再提起二郎真君。

小虞以为她们便这样安定下来。却在有一天早起,看到了桌子上她不辞而别的留书。

“我要去找他。你多保重。寸心留。”

他们一个个都离开了她。

小小的花妖便一人流落在尘世。

那以后很多年,龙女每年会回来小住几天。然后离去。

东海四公主也来花铺寻过龙女,却到底也并未把她带回西海。

小虞也想跟着敖寸心,但是她说:一株花怎能忍受长途跋涉?你是娇嫩的花,便只管扎根在喜爱的地方,做尘世快乐的人。

她想了想,点了头说好。

花铺的隔壁是茶楼,时常有说书先生去说一些精彩的故事。她有时候也会去听,也曾听到过西海三公主和二郎神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成了传奇,流传在民间,她听了只是抿唇而笑。

她是花,懵懂不知情滋味,她只知道他们是好人,不应该有事。

再后来,龙女姐姐好像找到了真君大人。

窗外阳光洒洒落落打了进来,站在茶楼门口的少年便听到了这样的结局。

龙女与二郎神相逢于无名孤山,结伴出海,寻海外仙山。

然后便是一声惊木落下,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小虞抬起头来看了看窗外,见天色正好。

她心想,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也就当我是说书人。曲终人散,故事画上句点。这不纯粹是成璧的番外,还有杨戬和小虞的。算是对正文的补充。我不需要写杨戬和敖寸心以后如何如何,那必定失去故事的趣味性。戛然而止在那一处,刚刚好。山水相逢,故人相见。

PS:“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梨花便落满一地。”——此句化自张枣的诗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原诗名为《镜中》。

再PS:感谢大家一路陪伴,如果对作者有期待的话可以收一下作者专栏→

千丈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