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252章:报国疆场上(六)

2022-10-21 作者:莫少卿

看着梁浩发来的电文,孙兴华已经清楚,黑龙江省的作战,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了,那些奋战在疆场上的军人,用他们最后的军人人格,来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义务。

孙兴华可以说是算了解rì本人的,他们在黑龙江省遭遇的失败,他们会变本加厉的来洗刷这个耻辱,rì军会不断的增兵,扩大自己的优势,但是中国方面,却还在为自己的权力大小而争斗。

“蒋校长下达命令,拟定北平海陆空副总司令张学良,派遣部队增援黑龙江省作战。”何应钦从外面走了进来,急忙让参谋下达命令。

现在能够挽救黑龙江省的,只有张学良一个人。但是孙兴华却对这位张少帅不抱有任何希望,几年的时间或许会对他有所改变,但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不会改变这个张少帅的决心。

1931年十一月,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

蒋校长在会议上对东北局势做出了明确表态:本人将率师北上抗rì。

而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通过了蒋校长率师北上抗rì的决定。

“师座,梁浩司令急电,部队与rì军激战数rì,弹药告急,齐齐哈尔已经落入rì军手中,现在马占山部退入海伦,继续组织部队抗敌。梁浩司令请示,是否跟随马占山一同退入海伦?”一个参谋来到孙兴华的身旁,拿着一份电文请示说。

参谋是党军第一师的人,是从甘肃跟随孙兴华来到南京的。虽然孙兴华在参谋组挂着是副组长的牌子,但是整个参谋组真正的负责人是孙兴华,何应钦不过是挂着个组长的牌子,毕竟何应钦是蒋校长的红人,他不可能专门来从事对东北战局的研究。

最重要的一点,只要是黄埔的老人,都知道一点,论军事指挥,整个黄埔系的人,还没有一个人高出孙兴华的,黄埔第一骁将,可是蒋校长亲口封的。

“东北军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党军部队来做,给梁浩回电,战斗到底,我会在合适的机会抽调他们回来的。”孙兴华平静的说着。

“师座,在不撤回来,抗rì先遣队就没有机会回来了。从甘肃出发,先遣队有六个营又三个连,兵力四千多人。到达黑龙江省的时候,部队扩编为八个营又五个连,人数七八人,但是现在先遣队只有二千多人,不足四个营了。在打下去,部队就要拼光了。”参谋心有不忍,毕竟在东北战场作战的是他的袍泽弟兄。

党军部队中虽然各部都有各方面的比试争夺,但是在感情上面,要比其它部队好很多,这是一个特殊的部队,每个官兵进入党军部队之后,他们就必须要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每个同仁不但是作战的袍泽,更是亲如兄弟。

在私下的时候,党军部队没有长官和士兵的分别,正如戴笠所说的那样,同志即手足,团体即家庭。

孙兴华无力的挥挥手,参谋yù言又止,悲愤的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从抗rì先遣队组建开始,孙兴华就预料到了这些人的今天,孙兴华没有选择。

东北的局势,孙兴华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管,张学良那里他也没有必要去指责,毕竟得罪张学良这样的一个大佬,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孙兴华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接触过任何权力的巅峰,也不会做那些虚伪的事情,他只是想要说自己想说的话,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抗rì先遣队可能会全军覆没,但是这些热血军人,同样的实现了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他们让rì本人知道,想要踏入中国的土地,必须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也许他们的付出不会有太多人牢记,也许他们的付出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们的战死,会为这个弱小的民族,增添微弱的尊严。

1931年十二月,黑龙江省。

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对于东北军来说,他们是完全可以适应的,但是对于甘肃到来的抗rì先遣队,却是十分的不适应,此刻抗rì先遣队的一部分官兵,已经换上了杂七杂八的服装,来抵抗寒冷的冬季。

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无时无刻的发生着。每一秒都会有人死在这片黑土地上面,但是没有人后悔,他们从甘肃来到这里,就已经死亡是他们最终的结果了。

“司令,有一队鬼子过来了。”远处的侦察兵跑了过来,报告着情况说。

“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正在和楚龙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的梁浩,急忙的下达了作战命令。

(如果没有更新的话,就是没有时间写,不管怎么样都会写下去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