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5章 引子在那星光闪烁的夜空下(2)

2022-10-21 作者:房弘毅

通俗一些讲,就是不要将近乎完美的文艺世界和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混淆。文艺世界其实是人类的理想世界,精神世界是我们试图达到这个理想世界的一座桥梁。我们不能以理想世界的标准,来强求现实世界,这样就会导致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同样,也不要用现实世界的标准来限制理想世界里的灵动飞扬,那样就会最终造成生命的窒息。

就拿爱情来说吧,两人的彼此相遇、相识和相恋,这是性空界里的不可思议。两人由于说不出的欢喜而相互牵挂,以至念念不忘,一起憧憬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时就是灵理界里的激情四射。如果两人为此决定生活在一起,就会面对住房、交通和柴米油盐等等的现实世界即欲事界中的困惑。

在这个时候,“般若波罗蜜”的作用就非常地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让人们看到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结合的无数可能性。

就像卡尔维诺先生所讲的,这三个世界的联系是不可思议的。如何来发掘这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就需要仰仗“般若波罗蜜”的无比威力。说白了,“般若波罗蜜”就是这样可以通达无碍的无上神力。

“般若波罗蜜”就是这样一种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奇妙动力。

“般若波罗蜜”就是这样一种妙不可言的无比穿透力。

有了“般若波罗蜜”,人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于三界中,随心所欲而无拘无束。

4.穿过月光洒落的田野

卡尔维诺先生说过,“只要月亮一出现在诗歌之中,它就会带来一种轻逸、空灵感,一种令人心平气和的、幽静的神往”。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月亮的世界其实就是灵界在人间的真实体现。据说,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所展现的,其实就是月光下的世界真相。

记得我在苏州上方山中读书的时候,就曾经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这个水墨画的说法。

那时我常常会在夜里一个人去上山独处。

当静谧的月光如水如银地洒落大地,山丘里的池塘平静如一面镜子,忽然一阵微风轻拂过来,仿佛人已是身在天堂里的桃花源,再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

正当其时,如果照样把这眼下的情形画下来,实在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公元1993年10月里的一个明月夜,我健步如飞地穿过月光洒落的田野,不知道要去向哪里,然而却是满心欢喜。

没想到整整十年过后的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里,我依然是满心欢喜的穿过月光洒落的田野。

我没有理由不去开心得兴高采烈。

因为,就在这一天的夜晚,我听到了我长久以来所渴望听到的,我见到了长久以来所渴望见到的,我做到了曾经以为无法做到的。

当我漫无边际地穿过月光洒落的田野时,不远处,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忽然出现。

就像早就约好了一样,于是我便跟随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向着嵩山少林寺的方向,继续穿过月光洒落的田野。

忽然之间,一段又一段的清晰而连贯的文字,接连不断地映射在我的脑海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