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二百零八节 货币杠杆

2022-10-09 作者:狂人阿Q

伙计们可看不出这算哪门子好事。

陈光甫点头道:“没错,现在马上清点,明天一早大家关门,一起押送过去。”

他们银行有7万元的银元作为资本金,但是注册资本是10万元,杨子银行要求将9成的储备存金样子银行新大楼的地下金库中,这意味着陈光甫还亏空2万元。

陈光甫接着开始寻找一家家关系户,向这些关系户解释自己签署联合储蓄协议的意义,向这些朋友筹借两万元现银。

“没错。我们给杨子银行1两银子,他们就给我2两的银行券。杨子银行的银行券跟真金白银是一样的。”

陈光甫很清楚,杨子银行以15亿两白银储备,发行100亿两银行券是超发,杠杆只有7倍,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水平了,意味着只要不发生金融崩溃,是不可能遇到挤兑问题的,意味着这就是真金白银!

“我们银行可以完全放贷出去,这等于拥有了两倍的资本金。而且只要我们建立一个密集的交易网,如果客户的资金都存在我们的银行,他们直接从账上划账交易不动存款的话。他们一笔存款我就可以贷出去10次,20次,甚至100次!这就是杠杆,撬动地球的杠杆。”

陈光甫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懂得商业银行杠杆原理的人,因为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就是商业,对金融也算是半个行家,银行业中的各种关窍,他都懂。

当然陈光甫此时所说的100倍杠杆,那是21世纪欧美银行才能达到的杠杆倍率,此时金本位时代,虽然很多银行也利用相似的杠杆原理,利用储蓄金超发纸币,比如日本人的银行,就用了20倍杠杆率,一两银子他们敢印20两纸币,美国人那帮银行家更是敢做到30倍,但100倍还没人敢尝试。

但有杨子银行做保证,陈光甫就敢大胆去做,而且绝对没有什么风险,风险最后还是会落到杨子银行头上。

尽管自己的朋友也没有听太懂,但是相信陈光甫的人品,也相信他确实拿到了一个大馅饼,于是陈光甫成功以高息借出了2万银元,第二天这些银元就跟他的储备一起存到了杨子银行。

之后几天陈光甫都没有怎么营业,而是驱使他的小伙计们忙着对银行进行重新装修,制作了一个大大的招牌,画上了杨子工业化银行的金元券图案,并在旁边写上,杨子银行联合储蓄合作银行。

然后印制了一大批名片,同样写上“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杨子工业化银行联合储备合作银行”字样,让伙计去跑街,向一个个工厂散发,同时让伙计向上门的一个个客户解释,告诉客户,以后他们银行业务,将使用杨子银行的银行券,告诉大家可以放心取用,不需要用现银,如果用现银他也可以随时支兑,因为他们背后站着杨子银行。

一时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打响了一炮,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信用得到了杨子银行的背书,借用了杨子银行的信用,上海不少工商业选择信任他们,毕竟杨子银行一直进行的都是大额贷款,虽然很多工厂都在杨子银行开户贷款,但是杨子银行业务太繁忙了,小额支取,临时存取十分不方便,杨子银行更是因为忙不过来,直接放弃了一万两银子一下的业务,要求客户小额业务去钱庄去办理,杨子银行的银行券三十家钱庄可都是会收的。

现在这个商业储蓄银行打着杨子银行合作银行的旗号,让很多没弄明白的人还以为他们是杨子银行的分行呢,于是他们吸引到了工业资本家客户,在他们银行开了户,打算日常转账就放在这家银行了。

打开业务之后,加上他们良好的服务,甚至上门服务,让各个资本家十分认可,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银行流水就超过了10万两,而且持续增长中,达到一定基础之后,就开始滚动起来了。

陈光甫甚至买下了一处场地,开始建造自家的银行大楼,他很清楚,一座气派的银行大楼对银行信用的重要性,而且地产本就是合理地投资,最保值最稳妥的资产,投资地产,是不会亏本的。

陈光甫大胆的将银行中最近吸纳到了10万两现银又存入杨子银行,换来了20万两银行券,用这些银行券支付上海的洋人制造所帮他设计建造一座三层洋楼。

等半年后,陈光甫银行大楼建好的时候,他们银行的存款已经超过了百万两,已经成为上海一家不容忽视的银行了。

上海可不止陈光甫一个聪明人,那三十家钱庄浸淫钱业多年,他们很快也看懂了其中的明堂,两个月内就都加入了这个联合储备协议。

很容易他们就将资金额扩充了一倍,用双倍的银行券贷款出去,甚至在操作中他们也发现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奥秘,可以将一笔存款贷出去好几次,只要客户在他们钱庄的户头上转来转去,不提走存款,他们这个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将资本额扩充几十倍。

通过这样的杠杆率,银行钱庄赚足了银子,而杨潮则通过他们的网络,突然间制造了数倍的货币,第三波投资的资金就解决了一部分,内资那一部分,需要进口设备的外汇,还需要贷款。(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