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四百二十四章 挟天子弊端初现

2022-05-18 作者:东方织蛛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蔡瑁立即将这个消息报知给李重,当然,等李重得知消息以后,已经是马岱走之后好几天的事了。

李重得知马岱联系北宫伯玉,立即派人将这个消息报知曹操。

实话实说,刘备这个举动很不得人心,李重不是反对大家用异族军队助战,但是,那要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是仆从军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对异族军队没有约束能令,最好不要玩火自焚。

就像袁绍当年招募乌桓军队助战一样,要不是袁绍约束不住乌桓骑兵,导致乌桓骑兵纵意劫掠百姓,曹操和李重也不一定会那么快达成共识,联手打击袁绍的。从骨子里讲,草根李重和奸雄曹操都是标准的民族主义者,华夏至上的人。

就像千古流传的观沧海,实际上就是曹操北征乌桓,屠城灭族之后的产物。

刘备现在的行为比袁绍还过分,先不说北宫伯玉的势力如何,但就相隔千里,刘备就对北宫伯玉一点约束力都没有,一旦曹操没有准备,雍凉二州,京畿之地,必然会遭受一场兵焚之祸。

往深一点说,刘备这种行为已经接近于被万人唾骂的“汉奸!”了,几乎可以比肩石敬瑭等人。

至于北宫伯玉会不会出兵相应刘备,李重压根就不用考虑,北宫伯玉也不是圣人,能有趁火打劫的机会,不干才怪,再说了,失败了也可以把责任全推到刘备身上。而且北宫伯玉也不用考虑曹操会报复的问题,依照曹操对异族的态度,就算没有这件事,曹操也早晚会扫平西域的。

坐视华夏百姓被异族掳掠、屠杀、奸2淫,这是李重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李重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感情考虑,而不是战略考虑,如果从战略考虑,李重更应该隐瞒这个消息。

因为无论如何,现在都是李重占据上风,拿下刘备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对于刘备,李重一致认为曹操更有威胁,曹操实力受损,李重应该高兴才是。

虽然也有人对李重的意见看法不同,比如说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李儒,但大多数将领还是对李重的做法表示赞同,大不了大家打的辛苦一些罢了。

失之桑榆,得之东隅,在李重不知觉的情况下,军队的凝聚力又强了一些。

激愤之下,李重手下的将领不免又暴躁了几分,攻打石城不遗余力,加班加点,打得张飞叫苦不迭。

倒霉的是曹操,曹操再接管了宛城之后,就依约并处长安,向江陵进发,说实话。这一次曹操的态度很端正,并不是敷衍李重,原因很简单,曹操看得出来,李重是要一举干掉刘备的,那么自己必须要分一杯羹,不然的话,被李重占据了荆州,曹操就在实力上完全处于下风了,这时曹操难以接受的结果。

简单说,就是分赃的时候到了。不过曹操也没有什么水军,只能选择陆路行军,益州的地形就不用说了,到了唐代,还难于上青天呢。

所以曹操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行军,才到达巫县,距离秭归县还有数百里呢,可就在这时,李重的信使到了,告诉曹操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消息:北宫伯玉很可能要偷袭长安。

曹操到没怀疑李重骗他,因为如果李重不告诉曹操北宫伯玉偷袭的消息,对李重更有利一些。

对于曹操来说,现在只有两个选择,第一,飞速进兵江陵,一举击溃关羽,再迅速回军长安。

第二,立即回军长安。

毫无以为,曹操会选择第一个办法,关羽不是什么软柿子,想要在几天之内就攻下江陵,难度太大了。

所以曹操给夏侯惇下了一道坚持的军令,只能屁颠屁颠的率军回转长安了。

当然了,曹操也可以选择自己继续进军江陵,另选一员大将协助夏侯惇,但是,曹操实在是不放心刘协,毕竟长安还有一群保皇党,没有自己的压制,这帮只知道效忠皇室的蠢货没准能干出来开门迎贼的蠢事来。

到了现在,挟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弊端终于显现出来了。

在战争初期,有天子在手,招揽文臣武将,招募兵卒,征讨群雄,都有大义在手,就像开了加速器一样。

可到了后期,大家实力都强了,李重和刘备没有任何掣肘,可以随自己的意行事,大展拳脚。而自己带着保皇一族,就像被逃了缰绳了一样难受,除非将那些人都斩尽杀绝,才能不受掣肘,但是,短期内,曹操还没这个时间。

平定内部,特别是皇室,需要一个非常长的缓冲期。

这帮蛮夷之辈,气煞我也!曹某一定要将你们碎尸万段!遥望着巫县巍峨的城墙,悲愤交集的曹操只能喊出这句话来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