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四百零七章 刘备暗恨马孟起

2022-05-18 作者:东方织蛛

其实攻打这个词不怎么准确,直接招降刘封就可以了,招降刘封这件事李重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不过李重也不想和曹操2弄得太僵,必要的事,太史慈可以把宛城送给曹操的。

事情的发展也和预料的差不多,在马超的猛烈攻击之下,夏侯惇确实抵挡不住,只得退兵回到襄阳。而马超也紧跟着来到江陵,和城内的刘备相互呼应。

马超和刘备加起来有四万兵卒,又占据守城的优势,曹操真打不下江陵来,所以曹操只能选择退守夷陵,自己带兵回转中原,争夺许昌。

曹操想要回转中原,需要取道汉中,绕很大一个圈子,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太长了,所以曹操直接派斥候偷渡汉水,给曹仁送信,命令曹仁攻打刘封。

曹仁一动手攻打刘封,太史慈也紧跟着动手了,结果可想而知,太史慈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许昌,气的曹仁差点没吐血身亡。恼羞成怒的曹仁立即派兵攻打太史慈,但双方实力相差无几,太史慈甚至还要略高一些,曹仁进攻未果,只得愤愤而退。

占据了许昌之后,陈留就不需要那么多兵卒驻守了,趁着曹仁退兵之际,太史慈立即在许昌抽掉了两万兵卒过来,至此,太史慈在许昌宛城一线已经有将近四万兵卒了。这个数字是加上刘封手下的兵卒的,没过多长时间,李重的军令也到了,李重这倒军令倒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只是安抚一下刘封而已。

看一看李重现在的形势,占据了丹徒之后,李重立即四处出兵,攻打吴郡各县,战事进展的也极为顺利,很快,李重就打了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继续让程普鲁肃等人治理会稽,李重将大部分兵卒都聚集到秣陵,准备攻打石城和采石矶,石城是陆路,采石矶是水路,这两个战场距离极近,可以看做是一个战场的。

李重的水军加上陆军,大约有八万人上下,其中水军不到两万人。而张飞这边兵力要烧的多,水军一万五千余人,由刘备刚刚请出来的王威率领,石城的守军大约有两万人,不过这两万人都是张飞东拼西凑的兵卒,战斗力十分低下。

可以这么说,在水军上,处于守势的王威稍稍占据一点上风,甘宁的兵卒虽然多一些,但兵卒的战斗经验接近于零,怎么说也比不上王威。

陆军就不用说了,张飞如果不是在石城里面,有城墙作为依托,李重一个照面就能全歼了这些乌合之众。但张飞也不怕李重,没有了曹操的牵制,刘备很快就可以过来救援自己了。

也确实是这样的,曹操撤军夷陵,刘备立即带着马超等人前来救援张飞,江陵和襄阳则留给关羽驻守,还能让关羽趁机养养伤。

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刘备对马超的成见更深了,虽说二人比武,是关羽主动挑起事端的,但是,人有亲疏远近,刘备显然还做不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帝王说是无情,但也要分对待谁的。

张飞的运气当真不错,就在石城岌岌可危的时候,刘备的援军到了。

七月如火,石城之下,李重的大营灯火连天,犹如繁星倒影,一直延绵到江边的水寨。而就在李重的军帐之内,各方将领齐聚一堂,商议如何处理当前的形式。

在战略上,李重的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仗打到这里就够了,没必要再和刘备决战。大家攻打石城不一定稳赢,但是驻守秣陵是稳赢不输的,刘备的步军那点战斗力,实在不放在这些骄兵悍将眼里。

只要守住了秣陵,也就堵死了刘备反攻吴郡会稽郡的可能,那么大家就可以安下心来,在这两个郡休养生息,等到筹备好粮草,大家兵分三路,也就是再添一路军队,长途跋涉,攻取豫章郡,和刘备决战,看刘备如何招架。

补充一下,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大多数都是江东降将。

其实这些人的小心思李重也明白,他们都是江东人,无外乎就是想要抽时间好好处理一下自己的产业,人嘛,谁能没点小心思呢,李重很理解。

更何况人家说的也是实情。

既然有保守派,当然就有激进派了,激进派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是刘备最虚弱的时候,一旦按照保守派的打法,自己能休养生息,刘备岂不是也有喘息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曹操还在回军的途中,无力威胁中原,趁这个机会一举灭掉刘备,再合适不过了。

毫无疑问,无论到什么时候,激进派的主力都是武将,这些武将也不都是有勇无谋之辈,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刘备刚和曹操大战一场,又行军千里,能剩下多少战斗力,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