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百八十六章 洛阳之战的前奏

2022-05-18 作者:东方织蛛

当然了,李重就算想演习也不行,他的经济实力也承受不起。李重也比较讨厌演习这个字,实战才是最好的演习,比如美帝,你看人家的总统,那个上任之后不先四处炫耀一下武力。

靠着唱歌跳舞就能混到将军级别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归根结底,战斗力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

将近两万军队要撤回新郑,这是必须的,短时间内能打下虎牢最好,打不下的话,曹操不可能看着新郑唱空城计。刘备虽然被打的很惨,但战争潜力很大,也应该快恢复过来了,特别是关羽,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

还有近两万军队保卫后方,洛阳附近各县也是要驻守的,曹操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内的郝昭扫平洛阳外围防线而无动于衷。

想来想去,这个难题还是交给了徐晃,虽然徐晃治军严谨,但曹操也没奢望徐晃能护的洛阳外围万无一失。这不是徐晃的能力不如郝昭,而是徐晃需要照顾的地方太多了,谁知道郝昭要对哪个县下手。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防守,那就是偃师,偃师距离洛阳不过三十里,可以算是洛阳的左后屏障了。守住偃师,哪怕是洛阳被围困,也有一个相互拱卫的存在,所以无论如何,曹操都不会放弃偃师的。

而现在对于曹操来说,能驻守偃师、适合驻守偃师的也只有夏侯渊了,虽然夏侯渊有点攻强守弱,但驻守偃师还真不能死守不出,带兵突袭是很有必要的,总不能让李重肆无忌惮的围城吧。

三次分兵以后,曹操很悲哀的发现,十万大军只剩下三万人上下,三万人驻守洛阳这样的大城稍有不足,但也勉强够用了,战果如何,就要看自己和李重的斗智斗力了。

撤军当然不能呼啦一下就一哄而散了,也是要分步骤的,但无论如何,也要稳住局势,别被李重趁势追杀。先把新郑的军队派回去,再命令徐晃带兵去对付郝昭,最后才是夏侯渊前去演示驻防,可怜的曹老大还要在虎牢坚持一段时间,给夏侯渊留下吊运粮草,准备守城物资的时间。

曹操转攻为守,李重当然不会让曹操安安心心的撤退了。就和曹操偷袭虎牢一样,李重攻打洛阳的时间也不多,一样要速战速决。

所以李重立即对断后的曹操展开猛烈的攻势,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李重抛弃一切阴谋诡计,就用最简单的强攻对付曹操,黄忠、魏延、韩当等人轮番上阵,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压的曹操几乎喘不过气来。

十天之内,虎牢关下烽火连天,战火不休,尸横遍野。

好容易挺过十天,曹操终于接到夏侯渊的报告,偃师的防御工作准备的差不多了,曹操这才拔营而起,回转虎牢。

当然了,这一路上也不太平,李重不会放过追击曹操的机会,这也是能在野战中消灭曹操有生力量的最后机会了。李重也顾不上兵卒损耗了,几乎将最精锐的兵卒都投入到追杀之中,和曹操的断后部队杀的火星撞地球,惨烈无比。

路过偃师,李重留下二万人给魏延,魏延的任务很简单也很艰巨,就是和完全压制夏侯渊,不求能打下偃师,但绝对不能给夏侯渊威胁自己粮道的机会。

建安十年三月,李重终于赶到虎牢关下,将这座千古雄城三面合围。

洛阳城算得上是汉朝第一大城了,城周达三十余里,城墙巍峨耸立,高达五丈,俱是青石所砌,十分宽阔,上可行车马。在加上城南还有洛水环绕,形成一个天然的防御带,所以想要打下这种坚城,实在是难上加难。

但不管攻打洛阳如何简单,既然来了,李重也不会无功而返,先是在阳渠(洛水东侧支流)上修建宽大的浮桥,以便转运粮草。再派人将洛阳周围的树木砍伐一空,建造攻城所用的投石机等机械,与此同时,李重还命令兵卒在洛阳城外昼夜不停的忙碌,挖出一道道交错综纵横的沟壑,这是防止城内兵卒出城骚扰所用的。

此外李重还要掉派兵卒等等,光是这些攻打洛阳的准备工作,李重就忙了十余天,这才开始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城。

第一次进攻,郭淮带领五千兵卒攻打洛阳的东门,和收成的军队展开一场试探性战斗。

虽然是试探性战斗,但双方也投入了近万兵卒,杀的十分惨烈,战场上巨石呼啸,箭矢如雨,喊杀之声直冲云霄。

自清晨一直杀到巳时,李重见到兵卒伤亡过大,于是下令收兵回营,召集众将商议攻城之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