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百六十一章 唇枪舌剑话虎牢

2022-05-18 作者:东方织蛛

在三方势力相差并不巨大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两家合一的情况,没有人能真正相信一个实力差不多的盟友。

实际上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这种情况,是三方博弈,利益驱使,勾心斗角,背后捅刀子等等现象的一个完美演绎。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李重敢来一场大决战吗?

所以李重也很有默契的将围城军队重新调动了一下,给夏侯惇留下一个突围的缺口。

就在曹仁到达陈留战场的第二天,夏侯惇果然带着一万多精兵打开城门,直奔西方而去。曹仁战场经验十分丰富,见到夏侯惇突围,立即带领手下兵卒绕过李重的大营,前去接应夏侯惇。

当然李重也害怕夏侯惇杀个回马枪,也命令太史慈带领三千精骑紧跟在夏侯惇身后,逼迫夏侯惇快速行军。

与此同时,曹操也带这虎牢的军队缓缓后退,回转虎牢。对于曹操和李重来说,这种情况要加倍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擦枪走火的现象。所以李重和曹操都比较紧张,每一步兵卒调动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曹操本身就是大军事家,能够驾驭这种场面,李重有周瑜相助,倒也没出什么披露,两军有惊无险的渡过了这个大场面。

既然夏侯惇已经撤军新郑,那么陈留自然也不战而降了,李重很轻易的就接收了陈留。

不战而胜,占据陈留看似兵不血刃,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古往今来,没有一寸国土土地不是占满鲜血的,黄维将军曾经说过,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句话绝不夸张。

领土争端从来都不是靠谈判来解决的,当然,一些软弱的人热衷于采用谈判的手段,蜘蛛就不举例子,河蟹大神盛行。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靠谈判来解决领土争端问题,吃亏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李重连出重手,拖累了刘备和曹操的战略布置,如果不是李重给陈留战场极大的压力,曹操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陈留的。

曹操确实有放弃陈留的打算,但是,那要看了才的决心如何,保卫陈留的代价如何。

占据陈留之后,李重立即重新商讨战略计划。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祏县的赵云一定要攻打黄忠的,李重第一件事就是给赵云派了五千援军,现在祏县的情况对赵云十分有利,黄忠还没退到濄水南岸,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

这种情况说是破釜沉舟也可以,但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可以这么说,黄忠实际上是被曹仁摆了一道,赵云不敢全军出动追击曹仁,但是再放过黄忠就没有天理了。黄忠想要退军,立即就被赵云黏在祏县城下,只要李重的援军一道,赵云立即就可以危险黄忠的军队。

李重已经不顾一切代价了,必须要围歼黄忠的军队,这不是有没有机会的问题,李重必须做出一个强硬的姿态来,你敢惹我,就要承受我的怒火。

哪怕是时机不对,我也要打残你。

第二件事就是留下太史慈驻守陈留,这是必须的,能威胁陈留的地方太多了,特别是许昌的关羽。

许昌一地,就可以威胁祏县的赵云,陈留的太史慈,新郑的夏侯惇,由此可见许昌的重要性。

也有此可见曹操和李重对关于的怨念有多大,不出意外的啊,关羽早晚会被李重和曹操联手打击,重蹈覆辙,再次上演一场大意失许昌的悲剧。

最后要处理的就是虎牢的归属问题,当谈判再次开启,李重的态也度软化下来了,虎牢是必须要的,但相应的,李重可以付出一些代价。

负责谈判的是李儒和贾诩两个老狐狸,两个人整天坐在一起讨价还价,或满面春风,或怒目而视,上演了一场赤2裸裸的利益之争。

最后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正很正常,就像嫖客和妓女争吵,虽然有分歧,但无非是价钱问题而已,绝对不会涉及贞洁和节操问题的。一个欲2火焚身,一个还要养家糊口,最后还能谈不成,那就天理难容了。

再次提一下,对于曹操来说,养家糊口就是益州问题。

而李重付出的嫖资如下:释放抓到的所有俘虏,外加五千匹战马,羊皮一千张,牛皮五百张,牛羊若干……这些物资已经很多了,基本上够曹操再次武装一支万人军队的。

谈判结束,曹操和李重不免有些唏嘘,早知道如此,还打个什么劲啊,莫不如李重直接出钱,曹操直接卖地呢。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求求红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