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2-05-18 作者:东方织蛛

战报像雪片一样四处传送,每过一天,李重都能接到陈县的战斗情况,这让李重能精确的分析各个战场的情况。而周瑜和李儒两大谋士都片刻不离帅帐,帮助李重推演军情。

三个战场,虎牢、陈留、陈县,最为轻松的就是虎牢战场了,别看这里有曹操和李重坐镇,但实际上无论是战斗的激烈程度,兵卒的伤亡情况,还是双方投入的兵力,虎牢都跟其余两个战场没法比。

这主要是因为虎牢太难打了,李重只能选择最后攻打虎牢。

按照李重等人的估计,赵云再坚守一个月不成问题,一个月之后,那就要看曹操和刘备的决心了。

所以李重打算趁着这一个月时间,再给刘备上点猛药,别改李重挑着刘备黑不放手,谁让刘备根基最薄弱呢!

李重的办法就是事先商定好的,表刘备为楚王,于是陈琳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直奔洛阳去了。

别看三家打的热火朝天,但现在谁也不敢完全无视献帝,所以陈琳打着朝贡的旗号去洛阳,曹操也只能无奈的放行。

其实曹操不让陈琳去见献帝也不要紧,李重要的就是效果,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炒作,一定要炒的天下皆知。与此同时,李重还让人给蔡瑁送信,让蔡瑁稍微和刘封走的近一些,同时暗地里传扬刘备要当楚王的消息。

没过几天,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消息,李重上表献帝,表刘备为楚王了。

献帝现在也看曹操不顺眼了,能给曹操添点堵,也是巴不得的,当即同意了李重的表奏。

这下子刘备军中彻底炸开了锅,刘备称王一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说实话,刘备对献帝加封自己为楚王还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高兴的,但让刘备高兴不起来的是,这事是李重挑动起来的,很明显,黄鼠狼给鸡拜年,李重没安什么好心。

但不可否认,刘备意动了,如果这次拒绝了,谁知道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呢。虽然刘备往后也有机会称王,随便上个表,也不用管献帝同意不同意,就可以给自己制作蟒袍之类的衣冠了。可这次太名正言顺了,是个人都知道,这不是刘备逼的献帝,而是李重主动上表的。

甚至在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言:虽说李重和刘备相互为敌,但李重依旧很敬佩刘备的人品节操,声称刘备乃是天下第一仁义之人。

当然,无风不起浪,这传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普通人就不得而知了。

猛攻陈县的刘备军队顿时变的军无战心,按理说刘备称王,军队的士气应该上升才对,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各级官员和兵卒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主公要称王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升官发财了呢,是不是该停战几天吃肉喝酒庆贺一下呢。

甚至还有一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官员已经开始准备上表了!

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军队一门心思扑在攻城上有可能吗?

紧接着,李重的又一个闷棍到了,荆州的蔡瑁声称:有人看见襄阳郊外有白鹿降世,稻生双禾、地涌甘泉。

(祥瑞之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河图》、《洛书》,它们被载入《符瑞志》之首。祥瑞又称“符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儒学认为,这些现象出现是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的赞成或表彰。观测和解释这些现象,是儒者的重要工作。白鹿,白色的鹿,古代迷信常以白鹿为祥瑞。《国语·周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宋书二八·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本来这事说不清真假,还有待证实,比如你到把白鹿抓到手里啊,但流言这东西传着传着就变味了,没过几天,白鹿已经被描绘的活灵活现,鹿角上有几根分叉都清清楚楚了。

这样一来,刘备就不信,那也信了。

就像现在说的一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还没等刘备清醒过来,第三棒子到了,不过这棒子不是李重打的,而是来自刘备军团的内部,关羽和张飞分别上表全刘备进位。随即,简雍糜竺等人也接连上表,劝刘备称王。

外人的流言蜚语刘备可以不在乎,但内部的声音刘备就不能无视了,更何况,随着关羽、张飞的上表,无数官员的荐书也接踵而来。

这很正常,关羽张飞都上表了,别的官员还敢坐视吗?你要是不写荐书,就是不赞同刘备称王,这和自绝于人民没什么两样。

当然也有人表示反对,比如诸葛亮,诸葛亮这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他能看出来这件事就是李重搞的鬼。但诸葛亮真心没什么好办法,难道还能说刘备不配楚王这个爵位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诸葛亮只能分析厉害,说现在不是称王的最好时机。

可时机这东西说不清楚,就跟民心一样,属于不可捉摸的东西,和加官进爵相比,实在没什么说服力,诸葛亮真是有点势单力孤。

就在诸葛亮独木难支的时候,援军到了!

2013年求月票,求订阅,求收藏、求红票、求点击……每章几分钱,一份早点的付出就能支持一个月的正版阅读……蜘蛛在此先谢过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