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新年

2022-05-18 作者:蜂蜜乌龙茶

新年

姜锦是真没想到那王家竟然还没死心, 又请了一波媒婆来说, 要说上次也差不多是撕破脸了, 一般的人家, 只要稍微要点脸, 也不至于上门。

也不知道那王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真穷到那个份上?

这次的媒婆比黄媒婆倒是好点, 只没住口的夸王家的诚意——连脸都不要了的连番上门提亲,当然是很诚意的。

当然,姜锦心里也明白, 看着媒婆还算讲理,想了想便道,“王家的婚事横竖是不成的, 我倒是立意自择婿自立门户, 大娘有合适的倒不妨提给我,这谢媒钱我也不会比王家少。”

那媒婆没想到姜锦突然说了这话, 很是吃了一惊, “姑娘这样的品貌家底儿, 若是手嫁人, 虽然是二嫁,也能找个不错的, 这招赘可就不同了。”

姜锦却另有打算, 她这人性情冷, 前世虽然结婚前跑了个新郎,但实际上她也并不真心爱他, 这辈子女子生存境况如此,她心中也有数,更不指望能找个真心人。

她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譬如那定南侯府,看着光鲜,实际上又怎样?

说到底,落到实处才最重要。让她嫁过去听人摆布,那还不如她自己个儿当家做主过日子,穷也是一碗饭,富也是一碗饭,其实也差不多。

现在提了个这个,一则堵了王家的口,一则也是满足自己的心意,至于人选,且不急,慢慢的挑就是了,总挑个老实厚道没有极品亲戚的才好。

那媒婆见姜锦眉眼间已经拿了主意,心下虽然觉得有几分可惜,倒也没多说什么,她活到五十几岁了,心知但凡能在外面立得住的女人,没个软柿子,王家这多半是白费了心思了。

等送走这媒婆,姜锦心里盘算了一下,叫宋嫂去看了下王家铺子的生意如何,便猜出王家又过来提亲的原因了。

那王家开的铺子一边卖熟食一边卖面食,原本也卖包子,和馒头面饼等一起卖的,虽然不起眼一天里也能卖百把个。

如今姜锦开了包子店,不仅那包子基本上卖不出去,油饼的销量也受了影响,他那包子和姜锦卖的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面和馅子都偷工减料,包子难吃了不止十倍,如何卖得动。

因此这一日下来,王家铺子就少赚了三百文。那王家赚钱的大头虽然在各种熟食上,可这一日少了三百文也够让王家大爷心疼了,因此便又找了个媒人上门。

姜锦对此苦笑不得,但也不以为意,不想竟渐渐的传出来流言说她拿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作为聘礼,然后人又不嫁了,有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姜锦才能把包子做的这么好吃。

然后这流言很快就消散了——王家要有这秘方,包子做的和姜锦开的包子店还能有那么大的差距?

这流言传开,倒是给姜锦打了一波广告,颇有些原本不知道姜锦的包子店,听了流言过来尝试了一次然后爱上的。

姜锦有了人帮手,又尝试推出了猪肉大葱包子,羊肉包子和豆沙包,销量也不错。猪肉大葱自然不用说,就是羊肉包子,用小羊羔肉做馅儿,口感很是不错,古人对羊肉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比猪肉更贵重些,颇有几个低级官员家里经常来买,也有那小官和低级武官当值的时候买几个肉包子揣着做午饭。而豆沙包作为甜食卖的不贵,不少当爹娘买来哄孩子,一天也能卖差不多一百多个。

只是糖的价格贵些,现在蔗糖提纯的水平还不行,不过这也不是姜锦暂时能管的着的事情。

新的包子品种开发外加口碑相传,客人越来越多,因此到了腊月十五,店铺里的纯利润一天稳定能在一千五百文左右。

不得不说,这可真出乎姜锦预料了,但是想想也不奇怪,虽然古人也有很多美食,但多半在世家名门敝扫自珍,总体水平么,看看定南侯夫人王氏就知道了。

而且姜锦细致,冬日里大堂里虽然没有热炕,门上挂了毡子暖帘,屋里放了好几个热火盆,一进屋来不说温暖如春,也比外面寒风凛冽好得多,这是不少小饭馆做不到的。同样是吃饭,在温暖的屋里,来上三个热腾腾的大包子,咬一口肉汁充沛,菜蔬新鲜,再来喝一口小米汤,对于食客来说,也颇能驱散冬日的寒冷。

生意红火,姜锦当然很开心,柳叶就更欢喜了,她本来觉得一天能赚一百甚至几十钱就很满意了,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更是鼓足了干劲。

她的心情不错,定南侯府众人的心情也不错,长宁郡主和陆齐林终于定亲了,在历经波折之后,定南侯府还赏了下人过年双份月钱,传到外面,姜锦也得了消息,柳叶颇有几分不忿,姜锦却不以为意。

倒是柳叶忍不住念叨了几次阿容,让姜锦心里有些难受。当时柳叶为了救自己出事,姜锦承认是有些迁怒阿容了,然而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柳叶除了腿上留了疤,其实人也没大问题,反而经常念叨阿容,姜锦心里也有几分难过。

只是不管是当初出事后打听,还是现在姜锦托常来他这边的常客,几个经常过来买包子的打听,都没有消息。姜锦也没什么办法,她这样的女子,在古代自己立足都不容易,更别提去在茫茫大海里找人了,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萧颜过了几日也知道了姜锦还托人打探自己的消息,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他这样的人和姜锦说到底也是云泥之别,当时境况也特殊,本就该就当一切没发生过,何况他现在的处境也不算好,真和姜锦相认,对她也没多少好处。

萧颜把玩着手上的羊脂白玉镯子,轻叹了口气,还是让蒋二过去关照一下吧。一个开小包子铺的女子,有个皇子侍卫就足够能罩得住了,而且蒋二和姜锦早就认识,如今渐渐有些来往,也不惹人注意。

姜锦可不知道这么多,她最近忙的很,约到年底,生意越好,竟有几日一日能挣二两银子。这腊月里生意格外好,柳叶和宋嫂也特别有干劲,姜锦便足足开到腊月二十九才停了业。

不过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姜锦也忙里偷闲都准备下了,连送到各处的年礼也备好了。

惠宁师父那边因为庵里,便送了五十斤米五十斤面五斤油,礼物虽然不重,但是够实在。赵二处姜锦送了一只鸡两条鱼,赵二回了她十斤肉,比姜锦送过去的还贵点。

关键是在蒋二处,姜锦从出定南侯府就得了蒋二的帮助,之后蒋二又帮忙解围,搬家又送重礼,姜锦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才好。

斟酌了半天,姜锦准备了一只猪腿,一腔羊,想想蒋二一个皇子侍卫,也算是武将,肯定对武器感兴趣,便又从经常来她这里吃包子的胡人处买了柄胡刀。

这胡刀虽然那胡客给了不小的折扣,也花了姜锦十五两银子,毕竟刀其貌不扬,却是钢的,十分锋利,姜锦自己也买了一把小的留着防身。

说实话,这刀倒是真投了蒋二所好,可惜第二天,被他家七皇子亲切垂问了一下,他也只好把这胡刀送上。

然后,这胡刀就放在萧颜书房里了。

蒋二在背后暗暗吐槽自家主子小气,那么多年礼不看在眼里,竟然连把胡刀都不放过,然而对于萧颜来说,他觉得这年礼本来就是该给他的。

毕竟当初,是自己让蒋二这厮去帮姜锦这傻女人的,之后更是自己派了他给姜锦帮忙,这年礼,当然也该是自己的,自己没把猪腿要走就很厚道了。

姜锦还不知道围绕着自己的那个胡刀,还生了一场小波澜呢。

她现在和柳叶十分欢喜的清点家产,姜锦现在有田地不到五十亩,山地三十几亩,前铺后宅,两层铺面带两层小楼的宅子一套,本来手头现银还有一百多两,这段时间又挣了五六十两,便有接近二百两了,算来也差不多值个一千两。

相较于刚刚离开定南侯府,身上那十几两银子,身家翻了接近百倍,最大的一笔入账还得亏长宁郡主,不过后面这包子店生意做起来了后,来钱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主仆两人都十分欣喜,姜锦收拾好后,更是做了一下总结,“勤劳才能致富啊。”

不过因为手头有了余钱,姜锦便和柳叶商量着或者买地或者买宅子。柳叶倾向买地,姜锦却倾向买宅子出租。其实对于她们这种佃出去种地的,土地的收益其实不算很高,但是手中有地心中不慌,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怎么说也要储备粮食。

最关键是,明年是皇帝的五十大寿,极有可能开恩科,而就算不开恩科后年也要科考了,到时候房租房价都会上涨,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不是手头的钱实在是有限,姜锦都挺想弄个公寓的,当包子店主和当包租婆也不冲突么。

柳叶被姜锦说服,主要是她也不觉得这事她该拿主意,便把这事放下了,去楼下帮宋嫂的忙。

今年有了钱,过年要准备好些年货姜锦也都准备了,宋嫂这会儿正在楼下大锅里炸年货。

炸素丸子,炸花生米,炸肉丸子,豆腐,炸鱼,炸酥肉,炸鸡,满满的炸了一大盆,整个院子里飘着油香肉香。

不仅他们家,别家也都在这几日炸好了年货,有的人家富足人口多,还卤了一大锅猪下水之类的,农村的还有杀年猪的,更是热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