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8章 新的局势

2022-05-16 作者:深思文学

想到半夜不能入睡,毛泽东提着灯找到了周恩来,向他陈述了厉害,希望周恩来将命令暂时晚一点发,让大家好好想一想。

毛泽东走后,周恩来又想了一宿,觉得毛泽东说的很有道理,第二天一早,他又建议开了个会,分析形势及利弊,终于将大家说服了。

打鼓新场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了,通过这次事件却暴露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紧迫的军事指挥问题上,动辄搞那么多人开会,动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不利于决策,迟早会出现问题。

指挥战争,全力必须相对集中,不然就会贻误战机,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恩来和张闻天,他们都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还提出,反对李德,博古,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从实际出发去指挥打仗,但是“三人团”这种组织形式还是很有必要的,三个人,既可以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又能比较容易统一意见,便于集中。

借此思想,3月12日,新的“三人团”宣布成立,全权指挥军事,成员为周恩来,王稼祥,毛泽东,周恩来为团长。

至此,由于会议延迟的原因,红军在尊严西南地区活动了将近一周,使蒋介石对此又产生了错觉。

他认为红军“徘徊此地,乃是大方针未定的表现”。于是令各路人马不顾一切的寻找机会与红军决战,并叫嚷“残匪西窜是我军围剿唯一良机”。

11日,川军潘文华部三个旅占领遵义,周浑元纵队主力集结鲁班场地区,吴奇伟纵队一部已经北渡乌江,向鸭溪,遵义推进。

根据上述敌情变化,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区,并应控制赤水河上游,以作为转移枢纽,以消灭王家烈部队为主要目标。对川,滇敌人须在有利而又急需的条件下,才能与之作战。”

中革军委于3月13日决定:中央红军向遵义西南地区转移,在转移中与在消灭王家烈部队的战斗中,调动周浑元和吴奇伟纵队,实行机动,并迅速控制赤水河上游的渡河点,以利于作战。

遗憾的是,遵义之战后,蒋介石的命令很明确,不可随意出击,一个个部队也变得谨慎多了,各个退避不战,周浑元更是退到了鲁班场一带赶筑碉堡,直守不攻。

而遵照军委部署,红一军团三次在长干山一带用炮火调动敌人,但都没有效果。

15日,红军以一部兵力监视枫得坝东南地区的吴奇伟纵队,集中主力向鲁班场地带的周浑元部队进攻,却由于周浑元纵队三个师聚集一团,红军攻击了一天也没能奏效。

此时,蒋介石新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东有已经进入遵义的川军郭勋祺模范师;东南有吴奇伟纵队和湘军一部;西有周浑元纵队和黔军;西北有滇军孙渡部,加之各地国军民团,敌人总兵力在20万以上。

红军形势危机,似乎插翅难逃。

……

预知下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那啥,兄弟们给点推荐收藏支持一下哦!另外有什么建议和指摘,请在书评区写出,虚心求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