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三百零五章

2022-05-16 作者:可可可乐A

有耐心,才有机会。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等到条件成熟时,自然水到渠成。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成就,大多是由耐心堆积而成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耐得住当下的寂寞。耐心不是外在的压抑,而是内心的修行。不要去采摘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

????福报是修来的,你要修施舍心。比如,服务他人,教他人知识,这都是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喜欢拥有钱财,就要做布施。“我没有那么多钱财啊!”做供养、做布施不是必须要拿很多钱财,主要是修施舍心。在生活中,比如吃饭时也可以先做供养,洗脸刷牙倒废水时可以念“嗡阿吽”施舍给恶道众生。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总会有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照面;照面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得说下次再见。善待自己,生命旅程中充满无常与迁变,风雨阴晴,不是每一次都备有伞;善待与你有缘的人,善待有缘的一切,正是有了他们或它们,灵魂才不会孤单!

【六种心】1.惭愧心:想到过去所造业,心生惭愧。2.恐怖心:想到自己所造恶业,将来要受业报,感到恐怖。3.出离心:知道世间苦,想出离痛苦和轮回。4.念佛报恩心:听闻佛法,深感庆幸。5.冤亲平等心:对待一切人具有平等心。6.大悲救苦心:为世间人造业感到难过,要帮助他们。

谁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却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难有完满的时候。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如果只看到缺少的那一半,那就是在扼杀快乐,就是在自我折磨。幸福与快乐的秘诀在于:要看到拥有的那一半,并享受已有的那一半。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圆满的事物。太阳一到中午,马上就会偏西;月亮一圆,马上就会月亏。有缺憾是这个世界的特点。人们事事求圆满,遍求不得。其实,换个角度,花未开全时,能适可而止,就是人生最好的境遇。月未圆时肯低头,就永远不会过度。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事不求完美惜福者,才会有幸福感。

?伤害我的不是敌人,而是罪业;打败我的不是鬼神,而是烦恼;毁灭我的不是妖魔,而是我执。罪业来自烦恼,烦恼源于我执,我执又是对自我珍爱、自我保护和自我执着的无明而产生。我们修行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破无明,断烦恼和除我执。

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一些路,一些事,总得自己去面对,任何人,不论亲疏都无法代替。艰难,我们得自己去承受,欢欣,我们得自己去感受。但若有一颗感恩的心,若有一份淡然的心境,我们会走得很踏实,做得很愉悦!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

???????????????一天,风闻佛陀率领弟子们到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就商量:“我们过去不知道布施种福田,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穷困的地步,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来此教化,怎么可以坐失这样大好布施的机会呢?“

????????说着说着,妻子深深叹息:“这个家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拿什么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宁可饿死也不能错失这个机会。我们如今唯一尚称完整的东西就只有这条衫裤,我们就拿它供养佛陀吧!“

????????夫妻俩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裤布施出来,顿时使佛陀的弟子们颇感为难。大家把这条裤子传来推去,一个个掩鼻而避,最后还是阿难尊者拎着这条裤子来到佛陀面前请示:“佛陀,这条裤子实在不能穿,还是丢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训:“诸弟子不可以这样想,穷人的布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就拿来给我穿吧!“

????????阿难心下惭愧,捧着裤子和目犍连一起到河边清洗,谁知道裤子刚一浸水,整条河立刻波涛汹涌,暴涨暴落。目犍连一急,就运起神通把须弥山搬来镇压。压了又压,还是无法平息波涛,两人只好赶回来禀告佛陀。

?????????????????这时候,佛陀正在用斋,就轻轻拈起一粒米饭对他们说:“河水翻涌,是因为龙王赞叹贫人能够极尽布施的愿心,你们把这粒米饭拿去,就可以镇住了!“

????????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那么大的须弥山都压不住,这么小的一粒米饭怎么可能镇压住那样的狂涛巨浪呢?“

????????佛陀笑着回答:“你们拿去试试再说吧!“

????????阿难和目犍连半信半疑地将这粒米饭丢进河里,河竟然一下子就风平浪静了。两人深觉不可思议:难道一座须弥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饭吗?回来后立刻请教佛陀。

????????佛陀开示道:“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蕴含的功德是无量的,正如同那件裤子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全部的家当,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无限的!

????????“四海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裤子的功德一样大,都由虔诚一念引出,所以赶紧退让称善。由此可见,只要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都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写成一首偈,来警示天下的冥顽众生:“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想找到一句话,它能让高兴的人听了难过,难过的人听了高兴。但他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直到有一天夜里,他梦见智者对他说了一句话,正是自己想找的。这句史上最神奇的话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恒不变。当你失败、痛苦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当你成功、得意忘形的时候,你也要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五个禅语的故事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二、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三、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四、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五、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

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牵手是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擦肩是一种缘,生命是一种缘,亲情是一种缘,假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组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惜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广积善德,便是慈悲。佛与魔的区别不在于法力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一颗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上善恶有报,在世上行恶必遭恶报,心怀慈悲行善必有善报。常怀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记住

1.?再烦-也别忘记微笑;

2.?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3.?再苦-也别忘坚持;

4.?再累-也要爱自己;

5.?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

6.?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7.?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

8.?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9.?有望得到的要努力;

10.?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不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这样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哭,我爱笑的时候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生命是个过程,死亡只是必然的结果,但轨迹是自己的色彩和温度,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就更无所畏惧。“真的希望人是有灵魂的,不要一切皆为虚幻。”生活中,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什么都可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大家都一样。

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一尘含万象,一念具三千。世人总喜欢把相遇当劫数,把名利当做挣脱不了的尘网。却不知,一颗禅定的心可以承担人间一切风云变幻,世浪翻涌。那些曾经狭路相逢的人去了哪里,早已不需要答案。

你也许会伤心一阵子。但生活以这样的方式,为你留下了这一辈子最值得交往的人。得到一个最真的人,比身边簇拥一帮虚情假意的家伙,更有意义。

有人说"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愿大家两场都要赢。"我说人生如赛场,上半场追求快乐,下半场应该追求幸福;上半场追求拥有,下半场应该追求付出;上半场追求成功,下半场应该追求意义。下半场赢,才算真胜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