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十二章 零奏终极其二 意识与结构

2022-05-14 作者:十人

“个体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晨雾向林清泉问道。

“这是我的专业,生命很负责。人类也很复杂,人体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共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的平均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除成熟的红血球和血小板外,所有细胞都有至少一个细胞核,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控制分裂、分化的遗传控制中心。人体细胞中最大的是成熟的卵细胞,其直径在200微米左右;最小的是血小板,直径只有约2微米,就是这些细胞构成了我们,让我们有了意识。”林清泉说道。

“那细胞知道吗?这上万亿的生命细胞有了解过什么是意识体吗?”晨雾接着问道。

林清泉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细胞并不知道。这是有实际的。”

晨雾不置可否道:“请举列。”

“比如说,对生命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生存这一基本原则。单细胞生命在组成复杂生命的这一过程中,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形式而成为了复杂生命体,但是意识显然打破了这一生存原则。”林清泉回答说道。

“比如说自杀?”晨雾直指关隘道:“生命显然没有料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人类这一生命在生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情况。人类的意识主宰着这些细小生命,他们选择不健康的生活,自残甚至杀死危害到所有细胞生命的行为,而细胞们无法做出决定性的抵抗。”

“是的,这就是集体意识和个体生命的关系,生命细胞根本就没有‘察觉’或者说‘重视’到生命‘意识体’的决定存在。最好的证明就是我们的意识虽然挥臂如使的使用着身躯,但是我们对它了解甚少,甚至各种代谢功能在自发的影响意识判断,而不是彼此沟通的结果,这差距就像纬度差,低层纬度难以看到高层纬度面貌,同样低层只是高层的组成,这里的观念难以和下层统一。”林清泉说道。

“也就是说意识的产生是个意外?这有点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社会构成。”晨雾感慨道。

“是的,这很像,人们在发展社会,却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整体的左右和大局引导。问题是我们这样的细小构成如何才能知道主体意识是否鲜活呢?”林清泉问道。

“这其实并不难,就像我们对人类自己的意识研究一样,生命意识总是自私的,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运动方向。对社会和一个整体的制度判断其是否鲜活有生命力,看其是否在为自己维权,是否在为自己发展就行了。”晨雾说道。

“这么说,政权在维护自己,社会结构在发展自己,其实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需要的。”林清泉说道。

“对个体来说是的,对群体来说就不竟然了。我们不能摘分这些。政权维护自身其实是潜意识生命活动迹象,就像我们自身的基本功能,而政权、社会、制度在发展自身就是自主意识活动了,就像资本发展资本一样,作为人类我们其实需要的是资本发展带来的便利!但如果没有资本我们就不生产不进行商业活动,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普遍的了,这就是意识主导生命的结果。”晨雾说道。

“那这就是不可调节的了,社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催动集体意识诞生,人们意识不到这点,社会会不断发展不断催化既得利益者,这些人不得不维护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变成这样一个个细胞的组成为其服务,你如何判断他的危害呢?”林清泉道。

“愿望,制度对愿望的抑制程度。这是判断一个政治体系的唯一标准,制度在决定之初就决定了他对个人愿望的抑制程度,就好比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抑制个人愿望很强的制度。社会主义的国家,从根本上就不需要个人愿望,他的愿望形式就应该是投入集体,从集体角度发展的对每个人都好的大愿望,这样的国家有凝聚力但是也是最容易随科技进步个人能力的提升而来到发展阻碍的国家。”晨雾回答道。

“这怎么说?”林清泉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