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一百四十八章 府朝一体

2022-05-13 作者:文老六

沐忠亮现在马是纵不起来了,由于马吉翔他弟经商的缘故,买宅子也买得接近闹市区,现下正是车水马龙的时节,只能缓缓而行,还得提防马儿别撞到人。

广州的气候,一年中夏天占了三分之二,四分之一是冬天,春秋加起来占了剩下的那么一点,哪怕现下已是初秋,这室外温度怕也得上三十度。

本来心火就旺,现在这一挤就更旺了。

黄智只听见公爷嘴里咕哝着什么“交警”、“城管”这些他听不懂的词汇,一路挤到马府前。

门子见是他来了,赶紧打开中门迎接,谁知迎出来的却是马雄飞。

听说他带了太医来,马雄飞没有一点心虚的意思,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连声道谢,还直把他往房中引。

这不是一个装病者家属应有的态度啊?不是应该说什么不便见客之类的吗?怎生如此爽快,莫非真的病了?

马吉翔确实病了,一进屋,他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药草味。

只见这富态的胖子现在脸色灰败,胖脸都缩水了不少。

这副光景,沐忠亮就算再大的火也发不出来了。

见他挣扎着起身要见礼,沐忠亮赶紧把他摁回枕头上,叫他不必多礼。

太医望闻问切了一番,道,“马大人此乃积劳成疾,加上忧心过甚,这才病倒,待下官开几副温补方子,静养半月,当可无恙。”

马雄飞赶紧道谢,“谢过太医。”

“分内之事尔,那下官便出去写几道方子,首辅最好也不要打扰病人太久了。”

“本官知晓,有劳了。”

待太医出去后,沐忠亮拍拍他的手臂,“马大人,辛苦了,既病了,就安生养着吧,权当歇一歇。”

“还有你那个会议资料找人和我交接下,我替你去吧。”

马吉翔身子稍稍从床上起来,“怎能劳烦首辅,太医不是说了么,下官无甚大碍,过两日下官自去便是。”

沐忠亮帮他调整了枕头,好让他斜倚得舒服些,“遵医嘱嘛。日子还长,鞑子都没完蛋,你可别先垮了,咱们受这么多苦,不熬到抓几个鞑子皇室扔到缅甸去让他们尝尝滋味,你不觉得亏得慌么?”

马吉翔把姿势调整舒服了,脸上的肉也松弛下来,“朝廷能到现在这光景,下官当初可是想都不敢想,现在回想那会的作为,真是惭愧无地。首辅宽宏大量,下官感佩之情无以复加,别说这点病,就算鞠躬尽瘁,也不足报首辅恩情。”

这家伙拍马屁是不是已经成了本能了,病成这样还能说着许多漂亮话。

沐忠亮笑了笑,“得了,你好好养着,半月后再来上值吧,我先走了。”

“大人慢走……”

“慢走”有两个意思,马吉翔嘴里说了却不像是送他的客气话,沐忠亮回头,“怎么,马大人还有别的事?”

“这……小女的事,大人能不能再考虑考虑?”

看他一脸恳切的样子,沐忠亮也有些心软。

嘴上松动不由松动了些,“好,你安心养病,我会考虑的。”

离开马府,沐忠亮没有回去上班,而是在大街上瞎逛起来,黄智知道公爷在想事情,安静地牵着马跟着。

回想自己和马吉翔的关系。

当初自己光有兵,如果朝中没有马吉翔帮他说话,恐怕事情就会办得难看许多,难免彻底撕破脸皮。

而马吉翔为求自保,依附他这个军头,无非是各取所需而已。

本来这工部不过想着让他挂着名,有了人手就把他撤换掉。想不到这家伙一直都很勤勉,学东西很快。

不过想想也是,若是笨人,哪能当史上有名的奸佞。

这便罢了,哪怕后来沐忠亮分化他的党羽,撸了他弟的官职,他都没说过一句怨言,反而干活还从来没太让沐忠亮操心,久而久之,这位置也算是坐稳了。

不过马吉翔能干确实让他诧异,但是不是有必要和他联姻呢?

逛着逛着,兀自不觉已从闹市行至一幽静的小巷,一棵大榕树撑起穹盖,洒下一片林荫,让人清凉不少。

抬头一看有些眼熟,这不是万木草堂么?正好无事,就进去看看黄宗羲吧。

不过黄宗羲没看着,却看见早前见过的顾炎武。

沐忠亮也尝试征辟他为官,不出意外被他所拒,而是留在这和黄宗羲一起讲学教书,这会正在教室内给学子讲课。

看见沐忠亮,顾炎武只点头示意,随即拿着书本继续讲道:

“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

“亦即是说,君主乃至公卿大夫的俸禄是为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所以,君主不应该肆虐于上以自尊,也不应该厚取于民以自奉……”

这一段《日知录》沐忠亮是看过的,实际上能在学堂里讲的内容沐忠亮都亲自审核过。

像这一段《周室班爵禄》的思想比较符合沐忠亮的意愿,看完以后,不得不说这些文人厉害,从周室的封建制度里都能找出宪政的元素。

而《郡县论》提到“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种完全和现在朝廷皇权下乡政策背道而驰的思想就被沐忠亮毫不客气地删节了。

为此顾炎武还来和他大吵了一架,沐忠亮好说歹说,才说通他放弃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宗法制思想,比如族权不利经济,不利人权等等。

好在顾炎武早年也颇受家族内乱之害,编进书里只是因为那个年头没有什么人权之说,这才选择了宗法制度,现在新学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也不是什么墨守成规的人物,最终还是从善如流。

不过即便看过他的书一遍,现在再听本人讲解,沐忠亮却也津津有味,直到下了课,仍有些意犹未尽。

见顾炎武出来,沐忠亮道,“先生讲学深入浅出、微言大义,纵是忠亮已然拜读过,再听之仍是振聋发聩。”

“敬之过誉了,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有一二烦心之事,出来发散发散,正巧行经草堂,便进来看看。”

“那移步请茶何如?”顾炎武挥袖做了个请的手势。

“固所愿。”左右无事,沐忠亮拱拱手,跟着他走向后园。

园林深处,有一小亭,亭中一张几,一副琴,一座香炉飘着烟。

却是好一个幽静场所。

“亭林先生好雅兴,来了这许多回,却不知草堂中竟有如此妙地。”

一名俏婢轻柔地沏好茶,在一边坐下,调试一番,抚出零星的琴音,虽不知是什么调子,但此景之下,听着却尤其舒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