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一百零三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大章)

2022-05-13 作者:文老六

海军领完勋章后,陆军、文官乃至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也上台受皇帝亲自颁奖,让人们羡慕不已。

“请傅山、潘奕、冒浣莲……谢文华上台受奖!”

老百姓一见就炸了锅。看看这些人,有道士,有女人,有混帮会的,最后一个还是肥头大耳的商人。

如果说刚才那些好歹还都是吃皇粮的,老百姓顶多羡慕一下,可现在这些三教九流的家伙竟然也能被圣驾接见,那就不只是羡慕那么简单了。

是妒忌,或者是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

接下来的更震撼。

“请大明勃泥军械厂匠师张大、勃泥海军船厂匠师李成海……三汇食品加工厂匠师莫子壮、黄记砂糖匠师李新……忠介商行海述祖、彩云商行伍廷灿……上台受奖!”沐忠亮继续主持着仪式。

什么?连工匠也有份?

“哇……”围观群众皆哗然。不过区区匠人商贾,按旧有观念士农工商,他们的地位连农民都比不上,如今却能堂而皇之登上天子堂。

前头两个军工系统的人身上有沐忠亮授的散阶,也算是官身,加上平日里手底下也管着好几百号工人,在这场面下倒也算神情自若,而后面这几个民用品的工匠则难免有些怯场。

沐忠亮也看出他们的窘迫,发言鼓励道:

“他们日以继夜,不断研发改良武备、流通物资,为我军武备的精良,后勤的充实,民生水平的提高,朝廷岁入的扩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谨授以银锤勋章,以资鼓励。”

“诸位,自万历后,北有建奴凭弓马逞凶,中有闯献裹挟良民作乱,南有西洋诸夷凭坚船利炮海掠,此值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甲申陆沉,生民涂炭之祸,皆因昔日朝廷不顺天时,内有田土兼并,致穷者无立锥之地,外亦不修武备,朝廷无银饷无兵具可用。”

“国势何致于此,忠亮日日问天问地,不得其解,直至梨洲公一言以道破,天时已变,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时事移易,一味因循守旧,焉能不败?”

黄宗羲在一旁听得眉头直抖,这小子又打着自己的招牌猛塞私货了,偏偏如今自家跟他算是一条船的人,不得不照单全收。且瞧着吧,估计明日开始铺天盖地的论战就要开始了。

想想要被那些腐儒疯狗一般地围攻,他就不寒而栗。曾几何时自己也伙同他们疯狂攻击过阉党马士英和阮大铖,莫非这是报应要来了?

不行,得赶紧拉几个高手来帮忙,这场舆论战万万不能输。

沐忠亮近来已经惯于向黄宗羲栽赃,对他丰富的心理活动毫无所觉,继续他的演讲。

“士农工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自不待言,我华夏各地,出产不同,无商则南北不通,无工则物不尽用,从而民不能互通致富,兵不能执锐器守疆。民不富则国无税财,兵不利则天下危殆。”

“是故晚明之祸,不惟亡于鞑虏,更亡于国朝目中惟农,不见工商。将工人匠户视为奴隶,视商贾之家如待宰肥羊,此乃宋季商税岁四千万,国朝岁不足三百万之因也。”

虽然这只是一些浅表的原因,但当着那么多百姓的演讲,说到这一层便足够了。至于为什么收不上税,那些士绅之家最清楚。

“故余闻梨洲公言后,矢志维新,而这维新便自四民平等,工商皆本起。台上诸位,皆为英雄,若无他们,便无光复广州之枪炮,无汝家中平价砂糖,无船员出海各色罐头,如是种种,不胜枚举。此勋章乃是你等应得之物,还不过来?”

他这番演讲让上台的工商们感激涕零,一个个激动不已,若非沐忠亮手快,差点他们差点都跪下了。

把谢东家扶起来,“我说老谢,你要是一跪,我今日的布置至少要被你废了一半,你自己看着办吧。”

谢东家听了忙直起膝盖。瞅见空隙,他大着胆子向沐忠亮试探到,“公爷,若是日后鄙行绵薄的小生意能有朝廷用得上的,您尽管说话,小人绝不推辞。”

他的弦外之音沐忠亮哪能听不出来,“放心,晚点会有消息的,你有大功,马大人和各级衙门定会有所优惠。”

颁奖仪式在围观群众神色各异中结束,不及让众人浮想联翩,几声鼓响,吴茂芳连忙按程序喊道,“起驾!”

冠盖如云,人群连忙分开一条通路通向正南门,皇帝刚刚起身,沐忠亮殷勤地上去搀扶一下,趁机在他耳中耳语数句。

皇帝当即老脸一红,好在广州的秋老虎厉害,各个在烈日下站了许久,热得脸上发红也是寻常。

登上御辇,行至城门时,马车突然停下。众人此时已经准备散去了,见状又围了过来。

难道有什么变故?

此时皇旗刚刚行至城门口,只见永历突然下了马车,抬头凝视哪面张牙舞爪的龙旗良久,转身向人群扬声道:

“诸位臣工,子民们,朕今日以列位先帝立誓,自入广州起,这面旗,除了北门,宁死亦不再从别的城门出城!”

邓居诏等随驾老臣最先醒过味来,当即伏地,老泪纵横,带领在场所有人山呼万岁。民众也明白过来,近日里的惶恐神奇地瞬间安定。

皇帝都不走,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陛下,要是早能这样,何至于此啊?”

沐忠亮见状暗暗摇头,皇权啊皇权,如非必要,以后还是少用为好。

老百姓今日不仅看了场大热闹,又听到了年轻相爷的新论,回去又多了一样吹嘘的资本。

但那些当地士绅却面色各异,一时之间,又有多少深夜密会,多少人各自做出相背的抉择。

黄宗羲此番又调职到了广州,沐忠亮没有沿用原府学,而是在长兴里寻得一闹中取静之所,新建了一间书院,还是由他做山长。

三进大的书院,旧砖灰石脚,绿瓦新绿檐,再配以一面牌匾,上书“万木草堂”。

“果有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意。”抬头扫过牌匾,黄宗羲在心里品评。

沐忠亮这人虽然霸道,又老是以他的名义夹带私货,但光从这书院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他对黄宗羲学说的殷切期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