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六十四章 人心思动

2022-05-13 作者:文老六

秦岳一路挥舞马刀,砍下了两个首级,终于来到正主身前,正狞笑着将马刀高高举起。

谁知道这个将官竟然一骨碌溜下马,手里的刀一扔就跪下了。

“别杀我!别杀我!我降了……”

秦岳有些懊恼地放下刀,罢了,过不了瘾,生擒敌将也不错。

黄士昌瞪圆了双眼,眼前就是杀兄仇敌,就这么让他再眼前降了,万一明军的官长放过了他,自己的仇还怎么报,几年来汉黎两族袍泽的仇怎么报?

他还在纠结,变故陡生。

一杆缨枪从高进库背心刺入,透胸而出。

“你!”秦岳怒了,马刀直指罪魁王保,王保干完这事,很光棍地撒开武器,举起双手不发一语。

眼看溃兵逼近他们,秦岳也没空料理这事,“先杀敌,等完了我禀报公爷再做处置。”瞪了他们一眼,秦岳上前揪住高进库的辫子一刀割下首级,一圈马就冲到星散的溃兵中,高举首级,“敌酋授首!降者不杀!”

骑士们应和,“敌酋授首!降者不杀!”

不多时,整个战场的明军一边拼命追赶,一边高喊着同一句话,越来越多的清军把武器一扔,溜到路边就跪倒在地。

战局一定,沐忠亮虽然一直站在土台板着一张扑克脸,说实话心里也是捏了把汗,尤其是好几次清军逼近阵线的时候,如果步、炮兵装填慢上一点,火力投射弱上一点,让清军冲了进来,两层的纵深可以说跟纸片没太大的区别。

还好,最终他胜利了,证明历史告诉他的经验,在这个年代依然适用。

对火枪兵而言,装完了子弹第一时间射击在理论上也能发射更多次。

但曾经有人总结过,古代军队靠气势,近代军队军队靠纪律,现代军队靠精神。

就凭清兵这种古代军队,要是跟他搞徐徐对射,时不时死上一两个人可能还顶得住。但如果是齐射的话,在幸存的清军眼里,明军要么都不开火,每一次齐射,身边的同伴就倒下一大片,这对士气的打击远远比搞什么三段击两段击要大得多,自然气势大沮。

在历史上,这种放近了搂两发就上刺刀猪突的战术,一直到鸦片战争还让清兵尝到了尾班车,现在沐忠亮就提前两百年先让他们体验一下,打个预防针。

虽然这种齐射后将会有一段很长的火力真空,但训练有素的部队在战场上有条不紊地装填,也是在给敌军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是我根本就不在乎你,干自己的活;二个就是敌人能清晰地看见他们的装填步骤,从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要推断出下一轮打击何时到来,仿佛在说,“下一轮了吗?就快了!我要躲吗?”

齐射的关键还在于把握时机,在对方冲锋时,在20步左右的一次齐射几乎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杀伤,而自由射击或者三段两段的射击则丝毫没有这种机会。

一百多年后的拿破仑战争中,英法军队在南意大利马伊达展开交锋,英军轻步兵730人排成两列横队,迎击法军轻步兵1300人的三列横队。将近两千杆滑膛枪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对射了两三轮,这时英军停了下来整理队列,法国人误以为对方准备撤退,立刻以横队展开突击,结果在极近距离上遭到英军的齐射,顿时就陷入崩溃,被英军刺刀反冲锋。

此战英军战死8人、伤43人,也就是说在1300把火枪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射了两轮到三轮,杀伤还是很有限。但法军却为他的误判死伤了600人,这说明在近距离上英军的火枪几乎做到了每一枪打死一个敌人的效果,和先前对射的数分钟的效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这也是后世的英国龙虾兵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上去像白痴一样的排队枪毙战术,却能独步天下:

顶着伤亡,踏着齐步,到达敌人二三十步的距离,一轮齐射,敌人崩溃,上刺刀冲锋。

老王当城门官已经几十年了,明朝亡了,他剃了个头,前些天清军败了,他还是继续守他的大门,可以说城头变幻大王旗,他自岿然不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