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5章 柳如是震惊!董小宛震惊!

2022-05-13 作者:司马匪鉴

徐三盯着系统光幕,这一次没有像想象中一样,积分噌噌噌地涨。

“来自王修微的震惊+17……”

首先赞同、肯定徐三词作《金缕曲》的竟然是王修微。

徐三瞅瞅许誉卿背后的那个女人,一身飘逸优雅的水田衣,眉如远山,眸如春水,看模样约莫三十左右,风韵犹存,此女便是王修微,姓王,名微,字修微。

其实今年的王修微已经四十左右了。

但扬州瘦马出身的王修微很会保养。

而且她本人也可以说是命途多舛,先嫁茅止生,未得善果,途经苏州之时,还被市井流氓给强上过。

尽管她交友满天下,董其昌、张浦都是她的座上客,最后她却选择了徐三同乡许誉卿,这样一个被人认为“正直”的人。

有这份阅历和感伤在,也难怪她心底赞同《金缕曲》了。

徐三收回目光,积分就涨得缓慢了。

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金缕曲》虽然是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之一,但是说要超越宋词巅峰、脍炙人口,倒也说不上,纳兰容若比较擅长化用。

第二,名作也需要时间的积淀,《红楼梦》刚开始出来那会,大家也没把它捧得多高,只当做是无聊时的读物而已,甚至作者是谁,都不关心。

第三,在座的几位名人,难免有自个儿的傲气。

不过抄这首词并非无用,也给了徐三一点经验,好歹积分在上升,还是赚了的。

“来自柳如是的震惊+9……”

“来自董小宛的震惊+32……”

可能是柳如是内心坚强,不太喜欢这种伤感的。

而董小宛,典型的林黛玉型人物,多愁善感。

此刻,《金缕曲》词作经名士、门生们传看一遍,到了董小宛手中。

钱谦益、黄宗羲、翟式耜、许誉卿等,都不发话。

倒是万斯同、万斯大,乖乖地闭嘴了。

尽管,《金缕曲》算不上千古名作,却足以让“万氏八龙”望尘莫及了。

因此气氛显得寂静了一些,唯有曲折栏杆的鹦鹉叫唤声。

“嘿嘿……”徐三心里别提多爽快了。

然而他感到意外的事,也接踵而至。

系统光幕又跳出来一个弹窗:“来自程家燧的嫉妒+10……+12……+14……”

看似很奇怪。

其实徐三想想就不觉得奇怪了。

这又不得不说江南文人之中,有一种专门靠诗词、著作获取名气和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这种人以程家燧、陈继儒为代表。

首先,他们不是官,因为做不了官。可能是举人、秀才,也可能是最低一等的童生,科举无望。

其次,他们不是党,“君子群而不党”,东林、复社、几社他们都不加入。有“狂”、“傲”、“清高”等属性,说白了就是钓名沽誉,为了名利。

陈继儒在崇祯十二年去世,但就是这个假装“清高”的秀才,一本《万宝全书》卖到了二两银子,底层工人半年的工资,属于晚明坊刻书籍最贵的那一类。

钓名沽誉之后,再结交地主豪绅、江南名流,一个秀才,也混得很不错。

程家燧也是如此,不是不想考科举、做官。而是没希望了,年纪也大了。打出了诗词的名声,结交了东林却不入社。

所以,归根结底又扯到这个问题:秀才功名的徐三,看起来是和他程家燧一类人,所以……这难道不是和他抢饭碗吗?

不是和他争吗?

永远不能小看妒忌这两个字!

何况程家燧连好朋友钱谦益也妒忌的。

“好虚伪的文人啊……”徐三怪笑一下,要是没有系统,他都看不出来。

而七十多岁的程家燧,正在悠哉悠哉地品酒,举止儒雅,目光闪烁。

程家燧不知道,徐三通过系统光幕,已经看透了他的内心。

……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读完下半阙,董小宛眨眨美眸,一双犹如平湖的眸子,不禁伤感地泛出点点波光涟漪:“小女子浅薄,读来可知徐公子甚是擅长化用之道,必然是把宋词读熟了的,运用之时,信手拈来。”

“炉火纯青本来就难,但是上下两阙,悼念亡妻之情,业已伤感到极致,词虽完,而情不禁也。”

“多谢小宛姑娘品评了。”徐三微笑着点点头,哪有半点伤感?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

遍览名山大川、走过了几十年人生的王修微起身来到董小宛身边,檀口轻启,露出两排洁白的编贝,而又不失优雅:“既然小宛如此喜欢,不忍释卷,徐公子就把原作送她罢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