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第167章 惊险的刺杀瞬间

2022-05-12 作者:雨田老仙

傍晚时分的上海外滩,沐浴在晚霞之中,柔和的微风与怒放的花树在街道两侧尽情招摇。外滩大道一侧可以看到世界各种建筑风格的高层建筑,这些具有欧洲贵族气派建筑外,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

外滩近代上海历史起源。1845年,英国领事巴富尔手持《上地章程》,领着五十名英美商人、传教士来到城北处于江、浦交汇之地的外滩。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由于这里是阴阳调和之处,风水宜于安葬,有坟场点缀其间,俨然鬼魂出没之地。

当英国领事巴富尔强租这块滩地的时候,上海人笑话他们,“鬼子”们天生就喜欢与鬼为邻。

法国人紧随其后,靠近英国人的外滩,又把另一部分外滩划入了租借。

然而,几十年的工夫,这些“鬼子”们把外滩建成了“十里洋场”的起点。大约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外滩的建筑开始按当时欧美通行式样和最高标准设计建造。从砖木石混合建造的汇中饭店,可以看到晚期欧洲宫廷的气派。

来到外滩的欧洲人基本上都是暴发户,可是他们建造的大楼却力求有贵族气派。那些欧洲的老贵族还对此有偏见,他们用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的眼光来看这里,认为外滩的建筑风格不协调,缺乏整体规划,讥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外滩的地皮楼房多为洋行所有,但中国官民的力量也努力打入,华洋间的竞争很激烈。

虽然都说外滩是“中国的华尔街”,其实除了中外金融帝国坐落于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城市功能汇聚在这里。

怡和洋行等公司码头最早都设在这里,各国货轮云集,在外滩看得见各国国旗。

英界外滩,道路宽阔,中间有汽车停车场,路旁高楼,银行钱庄鳞次栉比,成为上海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素有“中国华尔街”之称。

法租界外滩的道路宽次之,多为办公大楼、码头、仓库,建筑没有特色。

华界南市外滩,道路较窄,建筑密集,码头较多,原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又是华界的银行、钱庄集中地,也相当繁荣。可惜,在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中大半毁于日军炮火,后来出现了大片的棚户区。

法租界外滩,有一家洋人开设的高档咖啡馆,专门供那些办公楼里职员和船员消遣。

在咖啡馆二楼临近窗户的咖啡桌旁,坐着一个肥头大耳的年轻人,他在慢慢地喝着咖啡,还不时地向窗外码头上停靠众多船舶瞭望着,好像是在欣赏着万国旗。

身着西装的欧阳南和卢俊杰,出现在肥头大耳年轻人的咖啡桌旁,并坐在了他的对面。

“啊?佐藤太君你们来了。”王韬脸上的肥肉不自觉地颤抖了下,急忙要站立起来。

“不必,坐下聊吧,另外你不要叫我太君,要叫我先生。”欧阳南摆手阻止了他,同时提醒他。

“是!”王韬恭敬地坐了下来,同时招手叫来了服务生。

“先生您需要什么?”服务生恭敬的问道。

“给这两位先生上最好的咖啡。”王韬吩咐道。

“请稍候。”服务生转身离去。

很快服务生就端来了两杯咖啡,摆放在欧阳南和卢俊杰面前。

“先生请慢用。”服务生说完躬身退走。

欧阳南往咖啡中放了一勺糖,慢慢的搅动着,然后淡淡问道:“情况怎么样?”

王韬压低声音道:“基本搞清楚了。那个老头雇的是法租界船运公司的船,船长是个法国佬,船员有17个大部分是南洋人,每天除有几个留守外,都在船长带领下上岸玩去了,大约都在深夜或第二天早上返回。”

欧阳南点头说:“其他情况怎么样?”

王韬接着说:“老头在这艘船上有高级客房,每次来验货都要住在这里。老家伙手下有12人,除几人经常外出,大部分都守在老家伙身旁,这些人大部分时间都聚在船上一层的小会议室兼酒吧内商议着什么事。

老家伙住在船上二层中间位置的船舱,有两个手下也住在二层为老家伙的贴身保镖;四个住在一层负责警戒,以上这几个人都配有德国原装驳壳枪,剩下六个住在船下一层,可能是办事人员,他们没有枪。”

欧阳南满意道:“你说的和我们得到的情报差不多,但你观察得更加细致。那么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

王韬四处扫视一眼,低声道:“据我的观察,老家伙来到船上就没有离开过,只有几个办事的人离开过,另外还有上海青帮张啸林的人和一个日本人来到船上,目前还没有离开。”

欧阳南默默点头,想了想,问道:“这里的码头受张啸林控制吗?”

王韬思索道:“码头是法国洋行的,听说有张的股份,另外码头上脚力几乎都是他的青帮手下。”

欧阳南喝了口咖啡,转向窗户,眯眼向停靠在码头上挤在众多船中间的那艘轮船望去。

王韬犹豫了片刻,终于低声问道:“佐藤先生,我不知道您想干什么,可是这些人都是黑帮,还有你们日本人在背后给他撑腰,你要三思而行。”

欧阳南闻听转过头来,盯着他一会儿,冷漠问道:“王韬,你说这些人是好人吗?”

关闭